<<登录旧系统审稿   登录新系统审稿>>

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自动登录审稿系统 ×

在线办公

过刊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国际关系学与区域国别学的融合——兼论比较地区主义的作用
  • [摘要]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学术界对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融合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国际关系作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科学化取向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这与秉承诠释路径的区域国别研究存在较大差别。尽管如此,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仍然存在融合的可能,因为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经验来源于特定时空,社会科学理论由此带有了文化属性,文化理论也就成为搭建国际关系学与区域国别学融合的重要桥梁。以区域国别研究思路为基础,通过总结欧洲、中国、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可以发现,依托国际关系理论,提炼出工具理性、关系理性和荣誉理性...
  • 作者:王志
  • 全文[ PDF 10308319.0 KB ] 2023.10(5):192-209  共有 742 人次浏览
  • 美国对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权利保护与泛国家安全
  • [摘要]美国将保护商业秘密置于关系国家经济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构建了多层次的商业秘密刑法保护体系,规定了经济间谍罪和盗窃商业秘密罪两个罪名。《美国联邦法典》界定的商业秘密范围宽泛、形式宽松,对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范围宽于民法保护,重点不是“保护权利”而是“打击犯罪”。两罪处罚的危害行为范围宽泛,法庭在行为对象是否构成商业秘密以及经济间谍罪的犯罪目的的认定上持宽松立场,为其服务于美国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大开方便之门,体现的不是法治精神而是泛国家安全观念,成为以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为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
  • 作者:皮勇
  • 全文[ PDF 11429016.0 KB ] 2024.11(2):82-100  共有 2518 人次浏览
  • 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规范建构与司法扩张
  • [摘要]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是各国著作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因其开放式立法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著作权限制。美国的合理使用规范经由1976年立法已成为制定法,但从法律渊源、规范构成、判例特征等方面考察,仍然应当属于普通法。合理使用规则通过判例法体系与立法修订而不断更新、灵活适用,因应当下由于科技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美国法院采用“多要素分析方法”裁判合理使用案件,也出现了因过度倚重“转换性使用”而产生的司法扩张与制度性偏差。我国著作权法当前有关权利限制的条文过于简单,而通过借鉴与吸...
  • 作者:金海军
  • 全文[ PDF 13167174.0 KB ] 2024.11(2):101-124  共有 3036 人次浏览
  • 澳大利亚版权的刑法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
  • [摘要]澳大利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和刑事规制体系。在罪名认定上,澳大利亚针对不同的知识产权内容、不同性质的行为方式“量体裁衣”,刑法规范严密而不失层次梯度,尤其突出对易受侵犯的著作权、邻接权的前置化保护和大规模商业化侵权、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等重点领域的法益保护。在刑罚配置上,澳大利亚以轻刑化为基调,注重不同刑种间的协调以及刑罚措施与非刑罚措施的密切衔接。通过学习与借鉴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刑事规制经验,从完善我国著作权犯罪的刑法规定、罪状设定,优化著作权犯罪的刑罚配置,以及加强部...
  • 作者:焦俊峰
  • 全文[ PDF 10847133.0 KB ] 2024.11(2):125-143  共有 3718 人次浏览
  • 平台企业数据安全治理研究
  • [摘要]平台企业以数据资源为核心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但也造成了隐私泄露、数据滥用、行业损害等方面的安全问题,甚至会危害到国家安全。这些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由数据的脆弱性、资本的逐利性、技术的非对称性和规则的不完备性决定的。为加强平台企业数据安全治理,必须处理好静态安全和动态安全、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局部安全和整体安全、维护安全和塑造安全的关系;要平衡不同利益相关方诉求,实现多重目标协同推进;要形成政府治理、社会组织治理、公众治理、平台企业自治、全球治理协同配...
  • 作者:原磊
  • 全文[ PDF 2053009.0 KB ] 2024.11(1):103-118  共有 754 人次浏览
  • 互联网、媒体、通信产业的竞争与融合——基于平台理论的解释
  •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自媒体、社交媒体、即时通信等创新服务,使得互联网成为融合通信和媒体服务的重要信息网络。这种现象模糊了互联网与传统媒体、通信产业的边界,给反垄断分析、经济统计和政府监管带来了挑战。因此,研究融合的动力和过程不仅有助于理解相关的经济现象,也能为监管与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导致的功能性融合以及产业政策的放宽打破了互联网、通信网络和媒体网络平台之间的壁垒,促进了不同信息平台之间的竞争;互联网平台具有更大的网络效应,其竞争优势来自成本、平台规模...
  • 作者:黄浩
  • 全文[ PDF 2023736.0 KB ] 2024.11(1):119-136  共有 761 人次浏览
  • 平台经济反垄断:国际实践与经验启示
  • [摘要]近年来,平台经济发展迅猛,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出现平台企业寡头化、资源配置不均、资本无序扩张、抑制社会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为确保平台经济领域的公平竞争与健康发展,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界定市场支配地位、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破平台经济领域进入壁垒、抑制平台经营者集中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和相关立法,对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行为进行严格监管。系统梳理和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台经济发展实践与反垄断经验,可以为我国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 作者:龚雪 荆林波
  • 全文[ PDF 1606976.0 KB ] 2024.11(1):137-149  共有 676 人次浏览
  • 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价值虚无主义批判与超越
  • [摘要]价值虚无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内生性危机,它颠覆了神圣的本源,瓦解了共善的目的,遮蔽了质性的价值。资本逻辑自身存在着通约效应、占有剩余、自我否定三大机制,进而使价值虚无主义不仅向各个领域逐渐蔓延,亦在各个时期发生流变,以致后危机时代在国家的层面表现为消费主义的能指拜物教、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解构主义的哲学范式,也在国际的层面呈现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与权力独占所导致的规则的垄断。只有超越资本主义“原子化”的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文明形态中实现联合性的共在,这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本质性危机,才能...
  • 作者:刘宇
  • 全文[ PDF 1887502.0 KB ] 2024.11(1):150-164  共有 361 人次浏览
  •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明危机及其批判
  • [摘要]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明危机日益严峻。工具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明内核,剥削性积累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工具理性逐渐使资本主义现代化走向进步的对立面,剥削性积累更是全面引发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明危机。资本主义现代化伴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全球扩张,其真正目的是推行大国霸权。资本主义现代化不仅加剧了两极分化的社会危机,还隐含着巨大的精神危机;既加速了摧毁和平的战争危机,又蔓延着事关人类未来的生态危机。究其根本,上述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相区别,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全...
  • 作者:孟献丽 李振国
  • 全文[ PDF 2178198.0 KB ] 2024.11(1):165-182  共有 842 人次浏览
  • 恩义终难断:传统中国的“大义灭亲”——以“石碏杀子”案及历代评析为中心
  • [摘要]传统中国存在很多“大义灭亲”行为,《左传》记载的“石碏杀子”为其“祖述”案例。历代君相、文人士夫针对此案,结合各自所处的时势,从策略、居心到影响所及的风俗,有褒贬悬殊的评判。“大义灭亲”正当性之小大一则取决于“灭”与“被灭”者之间的伦常尊卑关系;二则取决于该行为所欲成就之“大义”的内容。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并最终趋于独裁之势,君臣大义几获垄断地位。即便如此,因大义灭亲“残骨肉”“陷良臣”“杀子孙”“害兄弟”,始终未获得充足的正当性,盖人于天地之间,恩义终难断。
  • 作者:李启成
  • 全文[ PDF 3921984.0 KB ] 2024.11(1):183-210  共有 827 人次浏览
  •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主题:抗争、求索与觉悟
  • [摘要]中国近代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随着中国逐渐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中国的思想文化,包括经济思想,都发生了急剧动荡分化。为应对三千年大变局,各种救国救亡的思想纷纷涌现,有主张“师夷制夷”的经济社会变革思想;有发自中国农民呐喊的革命诉求;有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经济变革主张;有西方现代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引进。各种认识和主张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首先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思想分化,地主阶级当权派、地主阶级改革派与顽固派的不同认识,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世意识形态的瓦解,而太平天国农...
  • 作者:裴长洪
  • 全文[ PDF 1312987.0 KB ] 2024.0(3):25-47  共有 1550 人次浏览
  • 全球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经济问题——基于《太平洋事务》的考察
  • [摘要]民国时期,太平洋国际学会主办的《太平洋事务》杂志高度关注中国经济问题,发表了大量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学术论文和针对研究中国经济问题重要学术著作的评论文章,是近代发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成果数量最多的外文学术刊物。其关注领域包括农业与农村经济、货币与金融、国际投资与贸易、战时经济与战后重建等。其中既有中国反映官方意识形态的学者、马克思主义学者和独立知识分子的观点,也有外国学者的观察。民国时期《太平洋事务》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凸显了基于中国经济问题的近代世界经济思想文明的互动与互鉴。
  • 作者:邹进文 李萌 周格子
  • 全文[ PDF 1387646.0 KB ] 2024.0(3):48-71  共有 1295 人次浏览
  • 国际社会理论与国际法变动性的类型化分析
  • [摘要]对于不同领域国际法的变动性原理,迄今为止学界一直未建立一个统一的研究架构。借鉴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演进理论,并引入共处国际法(包括宪制性国际法)、合作国际法和共同体国际法的类型化概念,用以搭建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跨学科分析框架,可以弥补这一国际法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缺失。首先,该分析框架的要义是,在what维度上,采用国际习惯和国际条约、普遍国际法和特殊国际法、根本性国际法,以及原则、规范和规则等概念,可对上述三种类型国际法的不同性状加以表征。其次,可进一步在how/why维度上,以外力强制、利益估算和信念三个层...
  • 作者:徐崇利
  • 全文[ PDF 1299514.0 KB ] 2024.0(3):72-92  共有 1593 人次浏览
  • 数字货币的制裁维度:非对称性金融反制裁的路径与因应
  • [摘要]反制裁正在成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货币逐渐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和场域。加密货币具备一般等价物属性、去中心性和匿名性,已经成为制裁和反制裁的工具。数字货币在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朝鲜等国的反制裁实践中已有运用。美国认为数字货币的使用具有威胁金融系统和美元体系的风险,主张对数字货币实施强监管。为了落实监管政策和强化制裁效果,美国对数字货币的使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反反制裁”。此外,美国也对我国数字人民币进行“预判”,采取禁止使用、加强监管、研发竞品、阻挠合作等措施,对数字人民币发展、使用...
  • 作者:沈伟 苏可桢
  • 全文[ PDF 1498068.0 KB ] 2024.0(3):93-121  共有 1530 人次浏览
  • 纵向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动力机制及其转向
  • [摘要]纵向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进入新时代以来,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纵向治理体系“简政放权—改革激励”模式受到抑制,并形成了“集中统一—监督问责”的新模式,由此引发了地方政府动力被消解的疑虑。从纵向治理体系来看,位于政府纵向治理体系中间层级的省级政府,会对来自中央的政策进行再组织再推进,并通过结构性问责压力改善下级政府的个体性动力不足,进而激发其作为的积极性。“中层接力”作为新的动力机制,意味着中层政府可以在结构上通过目标再组织保障中央战略落地,机制上以结构压力推动基层政府主动作为...
  • 作者:薛泽林
  • 全文[ PDF 1243629.0 KB ] 2024.0(3):150-165  共有 1198 人次浏览
  • 数智治理:内涵、风险及其法律调控
  • [摘要]数智治理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宏观来看,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呈现出从“控制维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引领、从“一元管控”到“一轴多元共治”的体系优化、从“依法治理”到“三治融合”的机制重塑之转型发展。而作为数字法治政府实践的基本途径,数智治理本质上是通过数字与行政“双轮驱动”展开的社会治理创新。在持续赋能国家治理的进程中,数智治理也引发了功能结构层面的制度性风险和安全应用层面的内生性风险。对此,应当遵循以数字权利为中心的权力(利)制衡之基本逻辑,从专门性立法、行政机关处...
  • 作者:孙逸啸
  • 全文[ PDF 1244673.0 KB ] 2024.0(3):166-181  共有 1363 人次浏览
  • 论社会组织协同防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的合法性
  • [摘要]现行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控立法用“危害”来界定其原生与衍生风险,规定“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这些危害及其带来损失的预防、控制、减轻与消除活动。虽然新冠疫情已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防控共同体构建、社会组织依法深度参与的被动与主动路径开拓的迫切诉求以及国内外防控新旧问题的复杂交织,已倒逼突发公共卫生风险防控协同机制进入国家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及时落实需要兼顾风险社会中日益紧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需求与突发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的特性,融合“总体合法性”的规制、规范、认知要素等...
  • 作者:刘红春
  • 全文[ PDF 1299093.0 KB ] 2024.0(3):182-201  共有 1491 人次浏览
  • 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
  • [摘要]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是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经验,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经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这三句既浅显直白又富有哲理,既通俗易懂又深入人心的话,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实践性和理论性、价值观和方法论、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有机统一,全面彰显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色。
  • 作者:金伯中
  • 全文[ PDF 1286887.0 KB ] 2024.11(3):202-223  共有 1521 人次浏览
  • 自然保护地体系立法理路
  • [摘要]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这一重要任务,必须加快自然保护地体系立法进程。在此进程中,需要实现从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事理”到自然保护地体系“法理”的有效转化,即以“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科学认知为前提,以构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为目标,实现“自然保护地立法的体系化”。作为一种区别于行政区域空间的自然地理空间,自然保护地立法应定位于生态环保法律体系中的生态区域保护立法,以该特殊空间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为保护对象,塑造多...
  • 作者:吕忠梅 刘佳奇
  • 全文[ PDF 2089349.0 KB ] 2024.11(1):63-80  共有 706 人次浏览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