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外非正式环境规制及其环境治理效应研究
- [摘要]当以政府为主体的正式环境规制治理效果不明显时,借助第三方力量的非正式环境规制提供了另一个渠道来促使政府和企业重视污染治理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概念,并归纳了以公众和环境非政府组织视角划分的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类型;其次梳理了三方主体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如与正式环境规制的互动关系、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直接效应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内部相互作用;再次总结了非正式环境规制在水、空气和其他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后就如何更好地发挥非正式环境规制“自下而上”的环境治理效应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作者:赵晓梦 倪娟
- 全文[ PDF 1562.0 KB ] 2022.9(5):128-139 共有 1897 人次浏览
|
|
- 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央地权责划分——以美国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经验为镜鉴
- [摘要]流域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越来越成为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重大战略考量。这其中,在流域生态治理中如何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权限至关重要。基于流域生态环境监管的国际经验,以美国流域生态环境监管中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关系变迁为例,流域生态环境监管中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大致分为强地方弱中央模式和强中央弱地方模式,两种模式遵循不同的制度逻辑且均有利弊。根据我国中央与地方权责划分的历史传统,我国的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应当...
- 作者:黄承梁 王慧
- 全文[ PDF 1280.0 KB ] 2022.9(5):119-127 共有 1893 人次浏览
|
|
- 国外碳交易机制研究进展
- [摘要]碳交易机制极大地推动了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程度也成为检验碳交易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碳交易机制的现状与未来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基于碳交易机制这一环境规制创新的制度缘起和现实背景,梳理了碳交易机制的理论脉络,对部分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重点关注环境治理和经济后果领域对碳交易机制的专题性讨论,并聚焦于碳交易机制在宏观微观层面的综合影响和作用路径。最后,结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现实背景,本文提出应探究碳交易机制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作用机理和过程机制,构建碳市场有效性的多维度综合评...
- 作者:郝颖 刘刚 张超
- 全文[ PDF 1762.0 KB ] 2022.9(5):106-118 共有 2954 人次浏览
|
|
- 美国废除死刑历程的法律社会学分析——以大卫·加兰德的死刑社会学研究为视角
- [摘要]死刑存废问题牵涉哲学、伦理、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一直以来是困扰人类的重大课题之一。多数学者从哲学、法学、刑事政策学等方面研究死刑,很少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死刑存废的原因。美国著名刑罚学家大卫·加兰德所著的《怪异的机制:废除死刑时代的美国死刑》一书,从法律社会学的新视角对“为何美国难以废除死刑制度”问题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该书提出,死刑不仅是一种刑罚制度,还是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具有不可忽视的政治和社会效用;美国之所以难以废除死刑,主要是因为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在国家组织的设计上崇尚分权制衡...
- 作者:李波
- 全文[ PDF 2274.0 KB ] 2022.9(5):91-105 共有 2564 人次浏览
|
|
- 网络空间博弈时代跨国科技企业面临的公私矛盾及应对——以抖音(TikTok)为例
- [摘要]在数字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安全已不再是中美之间的单个争议议题,而是在国家利益指引下关涉长期战略竞争的博弈手段和角力领域。特朗普执政期间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行政令等方式意图驱逐或封杀TikTok,施压字节跳动放弃对TikTok的所有权。拜登上台后通过颁布行政令等一系列针对信息与通信技术和服务供应链的审查规则,进一步强化了对跨国科技企业的安全审查。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及其供应链生态实行围堵打压,这种“公私矛盾”背后的实质是“公公矛盾”,即阻挠中国正在实施的科技创新的国家发展路径,维护在...
- 作者:沈伟 靳思远
- 全文[ PDF 2849.0 KB ] 2022.9(5):72-90 共有 2521 人次浏览
|
|
-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基于日本法的比较分析
- [摘要]在智慧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滥用导致个人信息遭到史无前例的安全威胁,而个人信息的泄露又进而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安宁和信息安全。作为重视个人信息保护的传统型社会,日本通过直接保护和间接保护两种模式实现对信息泄露的社会治理。其中,日本《刑法》第134条泄露秘密罪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特定主体的范围内对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直接规制;而日本《刑法》第133条开拆信封罪、第163条之四准备非法制作支付用磁卡的电磁记录罪等,则是在保护非个人信息相关法益情况下的间接规制。我国刑法修正后增设并完善了第253条之一的侵犯公民个...
- 作者:付玉明
- 全文[ PDF 1872.0 KB ] 2022.9(5):58-71 共有 1944 人次浏览
|
|
|
|
|
|
|
|
- 中国金融发展十年主要成就及重要经验
-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体系逐步成熟,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十年来,中国金融发展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包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系统谋划推进金融改革;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推动高水...
- 作者:何德旭 王朝阳 闵逸杰
- 全文[ PDF 2637.0 KB ] 2022.9(5):18-35 共有 2152 人次浏览
|
|
- 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实践与理论
- [摘要]“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与世界相互关系的重要理论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深刻体现了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核心理念和行动准则: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行动导向。中国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实践中总结的基本理论认识是“多元平衡”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国的“多元平衡”是通过扩大生产分工和开辟新的...
- 作者:裴长洪
- 全文[ PDF 2030.0 KB ] 2022.9(5):4-17 共有 2128 人次浏览
|
|
- 中国古典文论的海外传播及世界性意义——著名汉学家蔡宗齐教授访谈
- [摘要]作为美国汉学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蔡宗齐教授在美国高校任教的近30年中,一直在英语世界积极推广中国文学和文化,通过不同出版平台和媒介,积极推动汉学与国学的深层交流与对话,并联合海内外学者,致力于打通中英文学界的汉学研究。其成果不仅惠泽国内学界,也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本访谈围绕其求学、治学、讲学的学术经历,从他融通中西的跨文化求学之旅、中国古典文论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以及中国古典文论世界性意义的开拓三方面展开,以期为中国古典文论的海外传播研究及国学与汉学间的深度融通提供有益借鉴。
- 作者:戴文静
- 全文[ PDF 2106.0 KB ] 2022.9(4):182-192 共有 2246 人次浏览
|
|
- 生命政治论的女性主义解读——以权力的三重向度为视角
- [摘要]以福柯、奈格里等为代表的生命政治论有暗藏的性别意蕴,体现在权力的三重向度中:资本向度、生产向度和劳动向度。资本向度是生命政治论与女性主义的接合点,它指认了资本即权力,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必须以性别的权力支配关系为前提;权力对身体和人口的掌控使性别分工得以固化,自由主义的治理术则将性别不平等隐藏在商品的等价交换之中;生产向度是巴特勒等女性主义者对生命政治论的进一步发展,它揭示了性别不是自然物,而是权力生产的效应,其生产机制是操演性的,使性别在权力的自我颠覆中被重复建构;劳动向度是女性主义对生命政治论的...
- 作者:吴家丞 戴雪红
- 全文[ PDF 1544.0 KB ] 2022.9(4):171-181 共有 2531 人次浏览
|
|
- 西方全球环境政治研究的发展演进及理论流派争论
-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全球环境政治是国际关系研究在环境领域中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但是由于其吸取了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具有深刻的跨学科特征,所以在学术思想、理论流派和研究范式上极为错综复杂和多元化。鉴于生态危机对当今国际政治和经济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环境议题已经从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在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内部也逐渐被主流化。然而,对环境恶化过程的认识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还远没有达成共识。本文通过追溯西方全球环境政治研究的发展演进,论述传统主流理...
- 作者:张小波
- 全文[ PDF 2068.0 KB ] 2022.9(4):157-170 共有 2177 人次浏览
|
|
- 活得更久一定意味着活得更好吗?——疾病压缩论:概念、争议与评述
-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世界范围内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有了显著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关系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疾病压缩论”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该观点认为,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人们患有慢性疾病的时间会推迟并可能集中出现在生命历程的晚期,从而实现疾病的压缩。本文分析了疾病压缩论的概念和分析框架,以及目前存在的一系列争议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疾病压缩趋势出现的前提条件及政策启示。
- 作者:熊波
- 全文[ PDF 1332.0 KB ] 2022.9(4):147-156 共有 2498 人次浏览
|
|
- “我”还是“我们”?——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关系自觉
- [摘要]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价值自觉已越发成为当今世界亟须共同反思的重要课题。西方公共卫生治理受其政治文化的影响确立了以自然权利永恒论传统为价值导向的理论框架。但这一道德框架正在面临来自关系伦理的挑战,从其立场来看,西方公共卫生治理的理论支撑基于“我”的权利优先范式虽有规范意义,却难以充分构成一种引领和指导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思想方案;而只有基于“关系”并因此强调“我们”共在价值自觉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指引意义。以关系视角对西方公共卫生治理进行批判性审视与规范性重构,有助于丰富和拓宽全球公共卫...
- 作者:韩伟
- 全文[ PDF 1508.0 KB ] 2022.9(4):137-146 共有 2091 人次浏览
|
|
- 国外数字经济对社会保障制度影响的研究述评
- [摘要]数字经济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同时,亦深刻影响着传统劳动用工模式以及建立在稳定就业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本文聚焦于筹资与管理领域,系统梳理了国外数字经济对社会保障制度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现有研究指出,在筹资方面,因发展数字经济而可能出现的失业、税收流失以及灵活就业等问题,会对现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带来挑战;在管理领域,数字经济中衍生出的就业碎片化、形态多样化以及劳动关系模糊化等现象则直接冲击了工业化时代建立的科层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由此引发关于现行社保制度适用性的担忧。因此,应不断推...
- 作者:陈斌
- 全文[ PDF 1766.0 KB ] 2022.9(4):124-136 共有 2449 人次浏览
|
|
- 中东数字鸿沟问题与“数字丝绸之路”的高质量发展
- [摘要]当前数字鸿沟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中东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中东地区在接入、使用及产出三个层次都存在数字鸿沟问题,不仅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且区域内的国与国之间,每个国家内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之间也存在数字鸿沟现象。中东地区的数字鸿沟现象反映出该区域内各国数字治理能力的明显差异及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的缺乏。中东地区的数字鸿沟虽是“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中国应继续在弥合数字鸿沟方面与中东国家寻找新的合作点,加强“硬联通”“软联通...
- 作者:韩建伟
- 全文[ PDF 1882.0 KB ] 2022.9(4):111-123 共有 1796 人次浏览
|
|
- 多边贸易框架下的数字规则:进展、共识与分歧
- [摘要]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进步促进了数字贸易的迅猛发展,也给全球数字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全面分析了WTO框架下现有协议对数字贸易问题的适应性与局限性,按关税类、数据类、隐私和安全类、促进与便利类的议题分类讨论了目前正在进行的WTO电子商务谈判中成员方提出的数字新规则问题,并针对跨境数据流动、数据本地化、源代码和加密保护等关键议题,基于各成员利益诉求与战略考量深入解析了存在的共识与分歧。文章最后结合中国的国情,为参与和应对全球数字规则的构建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 作者:盛斌 陈丽雪
- 全文[ PDF 2509.0 KB ] 2022.9(4):93-110 共有 2003 人次浏览
|
|
- 个人化政治叙事——一种西方左翼女性主义的视角
- [摘要]50年前,在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影响下,在新左派的参与式民主理念启发下,西方左翼女性主义中的激进女性主义提出“个人的即政治的”,通过对政治的个体化重构,赋予女性全新的集体效能感和政治权力感,重构了女性发挥影响力的政治空间和实践方式。尽管受限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这一政治理念难以让女性主义者在政治生活中真正赢得话语权,也很可能被种族、阶级和文化等现实困境进一步撕裂。但是,作为一种思想方式,“个人的即政治的”所激发的重视个人经验的理念弥散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启发人们想象和建构一种更合理、更平等和更...
- 作者:陈雪飞
- 全文[ PDF 1334.0 KB ] 2022.9(4):84-92 共有 2285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