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旧系统审稿   登录新系统审稿>>

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自动登录审稿系统 ×

在线办公

过刊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人民性:历史脉络、核心意蕴与时代价值
  • [摘要]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人民性从萌芽与奠基到发展与巩固,从创新与拓展到深化与升华,历史脉络清晰。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核心意蕴突出,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责任担当。为此,以人民性为核心加强作风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作风建设上突出人民性可以凝聚人民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久发展;以人民性为指引加强和改...
  • 作者:郭晓禄
  • 全文[ PDF 1300637.0 KB ] 2025.12(4):20-38  共有 102 人次浏览
  • 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逻辑及路径探析
  • [摘要]中共党史党建学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其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学术自主与话语自主的战略任务。从理论基础、结构内涵与实践路径三个层面系统探析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逻辑可以发现,在理论基础上,该学科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三大支柱,强调政党的阶级性、历史使命和组织原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框架;在结构内涵上,该学科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位一体的知...
  • 作者:李佳
  • 全文[ PDF 1238434.0 KB ] 2025.12(4):39-52  共有 90 人次浏览
  • 计算政治学:试析数智时代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范式
  • [摘要]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走向纵深,国家治理数字化转型展现了“科技革命”和“治理革命”相碰撞而推进政治学学科创新发展的时代机遇。计算政治学的兴起和发展呈现了数智时代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范式的创新迭代,不仅拓宽了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创设了全新的研究议程,还促进了研究方法转换。计算政治学的兴起源于政治学两大传统在数智时代的对话与融合,不仅传承和发扬了政治学的计算传统,还将计算科学引入国家治理实践。概言之,计算政治学涵盖了政治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上的认识深化和知识生产过程,集中呈现了政治学对理解、分析...
  • 作者:孟天广
  • 全文[ PDF 1284641.0 KB ] 2025.12(1):95-115  共有 916 人次浏览
  • 计算政治学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方法、主题与展望
  •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为计算政治学带来崭新的发展图景。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能力、仿真能力和泛化能力的优势可以赋能计算政治学研究方法,启发政治学研究议题。在研究方法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为政治计算、社会模拟和互联网实验的数据处理、仿真建模、生成研究工具等提质增效,具备不同于既往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在研究议题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是智能治理领域的新兴研究主题,也可以与国家—社会关系、政治行为、政治心理等经典政治学议题对话,从计算政治学角度丰富对这些议题的理解。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技术方法和...
  • 作者:严洁 林胤志
  • 全文[ PDF 2228783.0 KB ] 2025.12(1):116-144  共有 788 人次浏览
  • 重思全球治理:大国世界的合作
  • [摘要]人类生活在一个高度一体化、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之中,各个领域都需要全球治理。“良好”的全球治理应该避免“以邻为壑”的政策,考虑到世界各国发展的多样性,应关注和解决全球公共产品的问题,在推动提高全球效率的同时也应关注公平等问题。考虑到政治现实,一个更加有限、不那么雄心勃勃的全球议程可能更加可行。在气候变化与特别提款权、大流行病与知识产权豁免、跨国公司税收、投资协议、贸易政策、债务等方面,全球治理体系需要改革和完善。WTO成立之后的贸易秩序的一些基本假设已经站不住脚。贸易的重点必须从更严格、一致的规则转...
  • 作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丹尼·罗德里克 著 周建军 汪兵韬 译
  • 全文[ PDF 1200663.0 KB ] 2025.12(1):35-49  共有 592 人次浏览
  • 全球安全知识生产与全球安全治理
  • [摘要]全球安全治理是基于全球安全知识的有关安全的全球协调。安全知识的产生在古代东西方是有差别的,西方强调的是维护安全的硬强制手段,而古代中国则注重建构安全的软手段。西方的安全知识生产是以“丛林秩序”为初始条件的,而中国的安全知识生产则是以“和合秩序”为初始条件的。因此,西方的全球安全知识框架中安全是不可以共享的;相反,中国的全球安全知识框架中安全是可以共享的。鉴于此,西方全球安全知识生产事实上已经陷入困境,无法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理论支撑。这正好给中国的全球安全知识生产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全球安全倡议是中...
  • 作者:胡键
  • 全文[ PDF 1306551.0 KB ] 2025.12(1):50-76  共有 616 人次浏览
  • 数字时代的国家安全治理:理念变迁与政策调整
  • [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但是,建立在应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之上的国家安全理念无法有效应对由数字安全所带来的全方位挑战。数字时代的多维度属性扩大了国家安全的议题范畴,提升了其复杂性,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的风险来源。而现有的威胁认知和应对手段还停留在工业化时代,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因此,国家安全需要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首先,需要根据数字安全所带来的风险变化重新定义国家安全,更准确地分析国家安全内涵所发生的变化。其次,分析国家安全战略所表现出的安全泛化和追求绝对安全等问题。再次,探究国家安全战略挑...
  • 作者:鲁传颖
  • 全文[ PDF 1222450.0 KB ] 2025.12(1):77-94  共有 964 人次浏览
  • 全球化与全球文明——亨廷顿文明范式的批判与思考
  • [摘要]文明冲突和全球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而全球文明则是化解文明冲突、推动全球化建设的路径与支撑。全球文明不是统一文明,而是共识文明,其核心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所有文明的最高价值形态,体现着人类的文明共识,获得这种共识是化解文明冲突、促进全球文明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其前提是接受多元、尊重包容、和而不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寻求人类精神共同体。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虽然为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提供了一个重要视点,但却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中心论色彩。文化傲慢和文明优越的意识形态是...
  • 作者:米健
  • 全文[ PDF 1307159.0 KB ] 2025.12(2):25-45  共有 1418 人次浏览
  • 全球数字治理:形势、挑战与中国方案
  • [摘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构全球政治经济版图,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步伐。在此背景下,全球数字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势,呈现出多主体协同参与、多模式竞相发展和多议题持续涌现的特征。这一系列变化导致全球数字治理在技术、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五个关键维度上遭遇日益显著的全球性挑战,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全球数字治理困境。中国作为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多边合作与创新治理,努力构建全球数字公平的坚实基础,助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平等参与,共同维...
  • 作者:邢丽菊 杨惠迪
  • 全文[ PDF 1261287.0 KB ] 2025.12(2):46-63  共有 680 人次浏览
  • 数字全球化、风险复合化与全球风险治理
  • [摘要]数字全球化缔造了全球高度互联的世界。全球风险不再是孤立的突发事件、矛盾危机和困局挑战,而是相互纠缠、连环衍生,具有突出的联动叠加效应。全球风险日益复合化,这种复合化趋势体现为数字舆论风险与政治风险的复合、技术对抗风险与经贸风险的复合、交叉科技风险与伦理风险的复合、民用和军用应用场景风险的复合、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风险的复合。全球风险复合化的主要根源是技术互联渗透、数字议程政治化与关系异化。面对数字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复合风险,当前的治理处于严重“赤字”状态,国际社会应探索全球风险治理的新路径,在未来应...
  • 作者:刘兴华
  • 全文[ PDF 1261287.0 KB ] 2025.12(2):64-78  共有 494 人次浏览
  • 数字科层制:智能时代政府组织管理结构的创新进阶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科层组织不断演变与进阶。这一组织社会学现象引发了数字时代的新思考,即韦伯定义的科层制在数字时代发生了怎样的适应性变化?本文以技术发展作为关键变量,集中梳理了科层制演进的历史逻辑,探讨了数字革命与政府组织结构关系调整新取向,建构起新技术影响下的政府组织管理模式再造的新解释内涵——数字科层制。文章进一步以当前上海数字化转型治理实践为考察对象,重点描绘和分析了数字科层制如何重塑政府信息流程、业务流程和组织流程,着重回答了“数字科层制为何能如此运作并发挥作用”这一关键议题,为新时...
  • 作者:刘淑妍 程好乐 吕俊延
  • 全文[ PDF 2722694.0 KB ] 2025.12(2):79-97  共有 719 人次浏览
  • 人工智能在国家治理中的应用及挑战
  • [摘要]当前,人工智能正在突破产业领域,与国家治理相融合,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深刻影响着国家治理形态。人工智能是会改善还是会恶化现有的国家治理局面?对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在国家治理层面的应用梳理发现,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三种人工智能形态已在国家治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显著简化了公共行政程序,优化了公共决策效率,拓展了政府回应能力。但在应用过程中,人工智能暴露出数据偏差、算法偏差、国家能力泛化等问题,这对人工智能治理的合法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挑战。
  • 作者:郭凤林
  • 全文[ PDF 1304297.0 KB ] 2025.12(2):98-115  共有 575 人次浏览
  • 人工智能发展对制度建设的挑战及其应对
  • [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分工持续细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给制度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从人机关系出发,提出围绕科技“为人”的伦理准则,通过人机协同、将人类智慧嵌入智能体运行程序以及明确人工智能风险等措施,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此外,本文还提出加强制度供给、完善监管与规范、推动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社会等建议,以实现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并造福人类。
  • 作者:张洪为 佟德志
  • 全文[ PDF 1183763.0 KB ] 2025.12(2):116-126  共有 529 人次浏览
  • 生成式大模型赋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 [摘要]在当代知识生产场域中,大模型驱动的范式转变已然成为事实,这一技术进步促使反思: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不应局限于概念体系的厘清与传播,亦需构筑相应的技术路径和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在理论层面,本研究提出了“知识表征—知识推理—知识创生”的三维分析框架,揭示了技术赋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在实践层面,构建了包含数据基础设施、算法优化、学科融合和流程再造的分层实施路径,并从“AI for Social Sciences”(AI4SS)视角,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孪生的跨学科研究新模式。该模式以社会事件为核心锚点,构建一...
  • 作者:王治国 董昌其
  • 全文[ PDF 1333773.0 KB ] 2025.12(3):37-69  共有 21 人次浏览
  • 论高质量发展视阈下民营经济的平等保护
  • [摘要]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有制经济相比,二者在我国经济制度中分别具有不同定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源于人们混淆了民营经济在经济制度中宪法地位的差异性和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性。树立民营经济平等保护理念必须区分民营经济在制度层面和市场领域中的不同定位,承认其在经济制度中宪法地位的差异性。民营经济平等保护的核心在于通过政策制度的实施让民营经济符合其应有的宪法地位,其基本要义是立基于合理的差别待遇而实行的对民营企业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的平等保护。为此,在市场领域中应...
  • 作者:刘茂林 朱鹏程
  • 全文[ PDF 1158283.0 KB ] 2025.12(3):69-86  共有 17 人次浏览
  • 中国式反垄断执法现代化研究
  • [摘要]中国式反垄断执法现代化是反垄断法现代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顾16年来的反垄断执法,我国大致经历了粗线条反垄断执法时代、规范化反垄断执法时代,如今正稳步迈入现代化反垄断执法新时代。尽管如此,我国目前在执法战略和执法角色、执法力量和执法能力,以及执法体制和执法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现实短板。接下来,我们应该围绕中国式反垄断执法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短板逐一加以破解,具体路径主要包括:全面确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执法战略与执法角色、全面提升反垄断执法力量和执法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反垄断执法体制和执法机制...
  • 作者:王健
  • 全文[ PDF 1185549.0 KB ] 2025.12(3):87-105  共有 16 人次浏览
  • 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政府采购领域的规制机理
  • [摘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反垄断法具有密切关系,但是在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应用于政府采购领域时,却不能沿用反垄断法的传统理论,而应将政府采购行为涉及的相关市场都纳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评估范围。政府采购限制竞争的危害包括两类:传统买方垄断引发的危害和地方保护导致的危害。政府采购限制竞争的典型形态包括限定不合理的业绩条件、限定技术标准、澄清规则涉及的限制竞争。发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政府采购领域的作用,还需要进行机制协调,包括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作用、建立与财政部门的沟通机制、通过政府考评体系强化公平竞争审查...
  • 作者:李剑
  • 全文[ PDF 1176184.0 KB ] 2025.12(3):106-122  共有 18 人次浏览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竞争法治逻辑与实现进路
  • [摘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和法治化的有机融合,服务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根本任务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公平竞争乃创新之源,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竞争法治是法治化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纵向历史考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探索为竞争法治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和制度空间,同时,竞争法治的健全完善又反过来助力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从原则指引看,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公平竞争原则是竞争法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依归。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需要从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 作者:徐则林 孙晋
  • 全文[ PDF 1169829.0 KB ] 2025.12(3):123-138  共有 15 人次浏览
  • 数字经济法治保障的中国方案
  • [摘要]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法治保障提出了新要求。技术创新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带来对国家安全、市场秩序、个人权利的挑战。如何既以法治保障科技和市场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又以良法善治化解风险和挑战,中国、欧盟、美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数字经济法律规制上展现出不同策略。中国走出了一条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为特征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治理道路,确保底线安全的同时为发展留出空间,营造优良数字营商环境。面向未来,在法治建设方面,我国须按照技术创新...
  • 作者:支振锋 唐树源
  • 全文[ PDF 1359555.0 KB ] 2025.12(4):53-76  共有 95 人次浏览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