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旧系统审稿   登录新系统审稿>>

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自动登录审稿系统 ×

在线办公

过刊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人工智能发展对制度建设的挑战及其应对
  • [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分工持续细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给制度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从人机关系出发,提出围绕科技“为人”的伦理准则,通过人机协同、将人类智慧嵌入智能体运行程序以及明确人工智能风险等措施,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此外,本文还提出加强制度供给、完善监管与规范、推动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社会等建议,以实现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并造福人类。
  • 作者:张洪为 佟德志
  • 全文[ PDF 1183763.0 KB ] 2025.12(2):116-126  共有 125 人次浏览
  • “国际关系理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专题笔谈
  • [摘要]【编者按】近年来,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已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要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愈发复杂多变,传统西方主导的理论体系在解释诸多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理论创新也日渐捉襟见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是对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有力推动,更是在全球舞台上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极好体现。本期笔谈邀请了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国际关系理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路径与前景,以期为读者呈现当前国际关系理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前沿思考,为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启...
  • 作者:任晓 鲁鹏 刘丰 彭成义
  • 全文[ PDF 1440512.0 KB ] 2025.12(2):127-161  共有 112 人次浏览
  • 临时措施在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中的适用
  • [摘要]国内法中的临时措施概念被国际人权条约机构纳入个人申诉程序,以保护申诉人免受不可挽回的损害。临时措施在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中的适用频率很高,常因对缔约国国内事务的过多干预而招致不满。在国际法上,缔约国对国际人权条约机构发出的临时措施并无强制遵守义务,而是依靠善意合作来履行。实践中,禁止酷刑委员会的临时措施决定有时因欠缺对缔约国立场的适当考虑而受到批评,临时措施的适用范围也被认为有扩大之嫌,削弱了缔约国与委员会的合作意愿。问题根源在于禁止酷刑委员会对缔约国有限的履约监督权限和防止酷刑的人权愿景之间的...
  • 作者:柳华文 张昊
  • 全文[ PDF 1347117.0 KB ] 2025.12(2):192-215  共有 118 人次浏览
  • 涉外次级制裁的合法性论证“技艺”——以美国为重心的考察
  • [摘要]作为经济制裁的涉外次级制裁是欧美各国尤其是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惯用手段,其合法性长期以来备受争议。为了对次级制裁的“合法性”进行论证和辩护,美国做了对内和对外两手努力。对内,美国为了绕开包括“迷人的贝琪”“反域外管辖推定”在内的原则性规定而实施系列策略。对外,一方面美国尝试论证现有习惯国际法规则,尤其是管辖权规则可以包容美国实施次级制裁,另一方面则从功能、价值等多个维度出发来论证其深层“合法性”,夯实美国在习惯国际法的框架内实施次级制裁的“合法性”。但是,这些论证并非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 作者:杜宴林 孙兆航
  • 全文[ PDF 1410802.0 KB ] 2025.12(2):216-241  共有 140 人次浏览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