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洲文明的历史性贡献与新时代亚洲文明观的构建
- [摘要]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亚洲各国就有着文明交流互鉴的传统,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发展。今天,亚洲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成为推进全球治理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基于当今亚洲发展的现实,本文认为,应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倡导新时代亚洲文明观建设,以此为世界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新型全球治理和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 作者:王灵桂 徐轶杰
- 全文[ PDF 1574.0 KB ] 2019.6(5):4-13 共有 4650 人次浏览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 课题生成逻辑研究
- [摘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历史发展的科学反映,是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逻辑的深刻体现。从理论逻辑上看,它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回答。从现实逻辑看,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解决中国现实发展中遇到的最重大问题、最深层问题的思想指引。
- 作者:王珊珊 辛向阳
- 全文[ PDF 1047.0 KB ] 2019.6(5):14-20 共有 4305 人次浏览
|
|
- 面向新时代的海外当代中国研究
- [摘要]编者按:本期《国外社会科学》出刊之际,正值新中国70华诞。立足新时代,观照70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外当代中国研究面临怎样的挑战?有着哪些机遇?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前所未有的关注、赞赏和质疑,我们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在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为此,本刊邀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魏海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
- 作者:魏海生 唐洲雁 张树华
- 全文[ PDF 1715.0 KB ] 2019.6(5):21-30 共有 5216 人次浏览
|
|
- 发达国家社会组织参与对外援助的制度吸纳与政策支持——基于美英德日法五国的比较分析
- [摘要]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与法国是发达国家中位列世界前五的对外援助国家,对这五个国家的比较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组织在发达国家对外援助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从对五国的比较分析来看,这五个国家从战略性文件与立法保障、资金支持、执行机构、协作机制等几个方面,为社会组织参与本国的对外援助以及海外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达到高度的制度吸纳水平。
- 作者:蔡礼强 刘力达
- 全文[ PDF 2134.0 KB ] 2019.6(5):31-47 共有 3465 人次浏览
|
|
- 美国非营利组织从事对外援助的有利条件
- [摘要]在美国,对外援助既包括官方对外援助,也包括规模更大的民间对外援助。美国大量非政府组织参与对外援助,既包括与政府机构合作的官方对外援助活动,也包括民间对外援助活动。美国非营利组织从事对外援助,得益于建立在诸多社会基本面因素上的物力、人力、组织和运行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近年来,美国社会基本面出现一些新变化,正在对这些条件形成值得探讨的影响。
- 作者:王欢
- 全文[ PDF 1515.0 KB ] 2019.6(5):48-58 共有 4166 人次浏览
|
|
- 日本非政府组织的对外援助活动及对我国的启示
-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在致力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外援助,将其作为提升日本的国际地位、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在政府层面之外,以非政府组织(NGO)为代表的民间层面开展的对外援助活动卓有成效,逐渐形成了十分鲜明的日本特色,主要表现在:援助项目具体、细微、可操作;网络NGO在对外援助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政府对NGO的国际奉献和国际援助活动不但建立了对话协商机制,还在资金上予以支持;NGO与外务省、地方自治体、企业、大学、志愿者以及受援助国的NGO等建立起了“多元协作”的伙伴关...
- 作者:胡澎
- 全文[ PDF 1470.0 KB ] 2019.6(5):59-67 共有 4670 人次浏览
|
|
- 国际发展援助中非政府组织如何协同建构国家软实力——来自发达国家的经验
- [摘要]社会组织“走出去”促进民心相通、提升国家软实力成为新时期我国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实践命题。在发达国家经验中,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国际发展援助是否必然就能协同国家软实力的建构?NGO的协同作用有什么样的实现路径?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对国外研究的分析、梳理,以及相关案例和数据表明:NGO对提升发达国家软实力发挥了重要的协同作用;根据发达国家政府和NGO在国际发展中的关系可区分代理式、共生式和互补式三类协同路径;发达国家NGO协同构建国家软实力存在一定条件,包括共享的底层价值观、组织间协调、相对独立的主体性以及...
- 作者:安姗姗 蓝煜昕
- 全文[ PDF 1283.0 KB ] 2019.6(5):68-76 共有 4447 人次浏览
|
|
- 中国情境下政党研究的话语建构
- [摘要]学术与政治的张力是中国政党研究的突出困境。不论从学科构建、理论贡献还是比较研究出发,加快建构中国政党研究话语体系都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政党研究的话语建构,需要兼顾中国政党问题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政治性与学理性、普适性与国别性等关系,既要能够找到平衡,又要能够解构现实。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充分关照中国政党的特殊性,包括制度传统、政党规模、执政机制与执政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比较吸收政党的通约性理论框架,比如政党中心论、政党适应性、政党自主性、政党制度化等,突出对中国政党问题的理论解构。
- 作者:陈家喜
- 全文[ PDF 1212.0 KB ] 2019.6(5):77-84 共有 3624 人次浏览
|
|
- 政党概念的“大西洋分歧”与利基政党对传统政党概念范式的冲击
- [摘要]政党的出现是西欧和北美政治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尽管英国和美国都是政党政治的先发国家,但是二者对于政党的认识却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将其称为政党概念的“大西洋分歧”。进入20世纪后,西方学者一直在试图弥合政党概念的大西洋分歧,从而达成政党概念的研究共识。然而随着利基政党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的以选举为核心的政党概念范式又遇到了新的冲击。在21世纪,我们需要从现代性和后现代的视角来思考政党的当代使命。欧洲中心论下的政党概念范式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是学术界也需要从更加开放和宽广的视角来理解政党。
- 作者:张春满
- 全文[ PDF 1091.0 KB ] 2019.6(5):85-92 共有 4058 人次浏览
|
|
- 西方政党基层组织建设初探:变局、挑战与应对
- [摘要]对于任何政党而言,基层组织(party on the ground)都是其存在、发展与壮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政党在经历了短暂的发展壮大期后便迅速陷入长期的总体衰败进程。冷战结束后,西方政党在组织建设层面又开始不断面临意识形态、社会认同、互联网与新媒体变革等多重危机与挑战。对此,西方政党围绕组织建设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与变革。
- 作者:赵卫涛
- 全文[ PDF 1270.0 KB ] 2019.6(5):93-100 共有 3854 人次浏览
|
|
- 人工智能时代的西方政党政治:机遇、发展与困境
-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生系统,日益影响国家、社会、民众的互动方式,乃至于改变现代政党政治的运行方式。一些西方政党意识到人工智能给政党治理、政治沟通及政治社会化带来的机遇,纷纷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进行政党动员、沟通、选举、营销和政治参与,并把人工智能运用到政策评估、政治协同、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效果。但不得不指出,由于政党缺失对技术的驾驭能力,也面临着新型数字鸿沟、资本依赖、信息风险等新困境。
- 作者:孙会岩 郝宇青
- 全文[ PDF 1201.0 KB ] 2019.6(5):101-107 共有 3372 人次浏览
|
|
- 试析民族民粹主义政党的兴起与意识形态建构——以波兰法律与公正党为例
- [摘要]在现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民族民粹主义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这在中东欧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波兰法律与公正党为例,其主要形态是“民族—保守的民粹主义”,即民粹主义往往以民族主义为形式,民族主义往往以民粹主义为内核,将作为民族、族群的人民与作为普通人、大众的人民相结合,将波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相结合,既反对“自由民主”,也反对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从总体上看,法律与公正党的兴起代表了中东欧民族民粹主义的发展势头,在目前欧洲民主衰退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民族民粹主义仍旧是可供民众选择的...
- 作者:来庆立
- 全文[ PDF 1229.0 KB ] 2019.6(5):108-115 共有 3973 人次浏览
|
|
- 论霍布斯的正确理性概念
- [摘要]从《法律要义》到《论公民》,再到《利维坦》,霍布斯的正确理性概念前后一致、完整统一。霍布斯表明,正确理性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也不是一种永不出错的官能,而是一种推理行为,一种对语言序列的计算行为。合乎正确理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从被经验证明毋庸置疑的原则出发进行推理;不被感官所骗;避免含糊的言辞。霍布斯强调,私人的正确理性不能作为衡量所有人行为的共同尺度,公民必须把国家理性看作正确理性,按照国家的法律也即民法行事。
- 作者:赵柯
- 全文[ PDF 1103.0 KB ] 2019.6(5):116-123 共有 3577 人次浏览
|
|
- “是”与“非”:柯林斯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评析
-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外学者重要的研究对象。法律作为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因素,它的定位、作用以及同其他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研究时不可避开的话题。英国法学家休·柯林斯以“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一理论模式为基点,在对经济决定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法律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柯林斯指出了法律的经济主义解释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对法律产生机制的描述和“实践”“意识形态”等诸要素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强调了法律在生产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以...
- 作者:苗小露
- 全文[ PDF 1017.0 KB ] 2019.6(5):124-130 共有 4281 人次浏览
|
|
- 日本史前拔牙风俗的特点、分布与发展阶段
-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日本拔牙风俗的特点、分布、发生时间、发展分期及有关研究和观点。日本人的史前拔牙风俗与中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差异较大,有自己的明显特点:分布面较广、拔牙类型复杂多样、拔牙齿种多样、拔牙颗数多、性别差异较为明显、对称性与非对称性并存。从考古资料来看,绳文时代有拔牙风俗的遗址较多,拔牙人骨也较多;弥生时代拔牙习俗分布地区较窄,拔牙人骨也较少。关于日本拔牙风俗的来源问题,存在自生说与外来说两种观点,持自生说者较多。关于日本拔牙风俗发生的时间,一般认为,最早发生于绳文时代前期至中期。拔牙风俗的发...
- 作者:何星亮
- 全文[ PDF 2651.0 KB ] 2019.6(5):131-141 共有 3716 人次浏览
|
|
- 日本文身习俗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摘要]通过对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记述、历史事件的梳理发现,从绳文时代开始,经弥生、古坟、江户、明治、大正、昭和等时代至今,在内外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作为日本显性文化元素的文身习俗经历了萌芽与形成、千年空白、复活、鼎盛、衰弱、转型、理性发展七个历史阶段,呈现出历史悠久、非连续性、特定群体性、时代性、政府主导等特征。同时,日本政府及社会对文身文化所采取的态度与政策,对我国当代文身文化走理性、健康发展之路有重要借鉴意义。
- 作者:王晓东
- 全文[ PDF 1495.0 KB ] 2019.6(5):142-150 共有 3770 人次浏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