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 [摘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这凸显了政治能力建设在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全面领导中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政治能力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基本经验包括: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能力;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的落脚点是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力;提高各级各类组织政治能力要抓住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这个重点环节;将政治...
- 作者:
- 全文[ PDF 7816058.0 KB ] 2023.10(3):5-18 共有 1048 人次浏览
|
|
-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民主观的探索实践与原创性贡献
- [摘要]马克思民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创造性地践行马克思民主观的伟大历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民主观所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主要表现为:凸显民主治理效能,提升民主价值内涵;深化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关系的认识;强调民主环节和民主机制的完整性;明确民主政治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扩展民主领域,彰显人类联合的本质。阐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创性贡献,有助于批判错误的西方民主思潮,深刻体会“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重大论断,增强中...
- 作者:解红晖
- 全文[ PDF 8274731.0 KB ] 2023.10(3):19-33 共有 871 人次浏览
|
|
- 超越政党多元主义:论霸权党制及其类型学
- [摘要]政党多元主义是内生型政党(体制)的价值规范,一直以来,政党多元主义一直被西方民主理论中的政党理论视作一种自然。然而,那些后发现代化、仍需完成政治系统重构的政治共同体的政党(国家)体制建立逻辑并非政党多元主义。运用比较历史分析和过程追踪法,通过对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苏、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的波兰和中国,可以发现一种非竞争性的双层政党(国家)体制的生成逻辑。这种体制可以被称为“共识型领导党制”,它不应被视作一种与主导党制相对立的非民主类型,而应从国家建构的角度考虑其政党(国家)体制类型学。...
- 作者:柴宝勇 石春林
- 全文[ PDF 16447436.0 KB ] 2023.10(3):45-73 共有 1058 人次浏览
|
|
- 欧美政党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的变迁
- [摘要]根据政党组织形态的演进史建构的政党类型学是划分政党类型的一种基本路径。一般来说,将政党划分为精英型政党、群众型政党、全方位型政党、卡特尔型政党和数字型政党等,是划分政党类型的一种基本方法,尽管它不能全面和精确地反映很多政党的状况,但它反映了世界政党组织形态发展的一条基本路径。正是根据这一基本的演进路径或类型划分,才能较好地对世界政党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演进的基本模式进行比较和阐释,以阐明政党内部的中央领导、基层组织和党的公职部分之间的权力关系及其变迁。这是认识政党的组织形态和功能变迁规律的一个重要...
- 作者:李路曲 许丹丹
- 全文[ PDF 13543568.0 KB ] 2023.10(3):74-95 共有 1550 人次浏览
|
|
- 当代西方民主治理的复合结构
- [摘要]对当代西方民主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代西方民主治理在主体、机制等方面形成复合结构。在主体层面,尽管社会中心论和国家中心论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都同意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复合化,当代西方民主治理越来越体现为多元主体复合的体系。在机制层面,传统的代表机制、新兴的协同机制和自治机制越来越倾向于良性互补,当代西方民主治理也越来越体现为多元机制复合的体系。
- 作者:牟硕 林锦涛
- 全文[ PDF 9093302.0 KB ] 2023.10(3):96-111 共有 1085 人次浏览
|
|
- 科研评价改革的国际视角——基于《旧金山科研评价宣言》的解读
- [摘要]在过去20多年里,以SCI为代表的国际期刊论文及以影响因子为代表的量化指标成为我国科研考核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后来逐渐形成科研评价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怪圈。目前,如何构建真正反映科研价值与学术影响、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成为我国科研评价改革必须面对的挑战。这一挑战也同样存在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研评价活动中,并引发了以《旧金山科研评价宣言》为代表的科研评价改革。通过介绍国外科研评价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活动,深度分析解读《旧金山科研评价宣言》关于科研评价改革的内...
- 作者:邱晓雅 舒非
- 全文[ PDF 6785481.0 KB ] 2023.10(3):112-123 共有 645 人次浏览
|
|
- 国家科研经费管理与学术评价研究——“挪威模型”的内容构成与应用启示
- [摘要]【提要】科研经费管理与学术评价是相关部门调控和激励科研活动的主要手段。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配置科研经费作为科研管理创新的关键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在欧洲多个国家被广泛采用的“挪威模型”为此提供了借鉴思路。结合我国科研经费分配方案的现状,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挪威模型”对我国科研管理与学术评价的启示。
- 作者:杨立英 廖宇 刘敬仪
- 全文[ PDF 6428066.0 KB ] 2023.10(3):124-135 共有 1551 人次浏览
|
|
- 破除“唯论文”后的科研评价改革探索——国外高校科研评价的实践与启示
- [摘要]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破除“唯论文”的科研评价改革文件。如何将政策文件中倡导的多元评价、分类评价等评价导向在高校的科研评价实践中落实,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科研评价改革走在前列的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和挪威等国通过各自的高校评价改革实践,在兼顾多元评价主体、细化影响力评价体系、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实行学科分类评价方法、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等方面发展出了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与有效做法,能够为我国这方面的探索提供启示。结合我国的科研评价实际及改革发展方向,对各国高校科研评价的实践进行比...
- 作者:张琳 韩钰馨
- 全文[ PDF 10644572.0 KB ] 2023.10(3):136-154 共有 1562 人次浏览
|
|
- 2022年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回顾与前瞻
- [摘要]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在2022年既遵循原有传统,又聚焦中国共产党新的实际,注重海外与国内研究的互动,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聚焦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中国共产党引领开辟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抗击新冠疫情、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及优势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也形成了新认识。这些认识在深化海外中共研究、引领塑造海外“中共观”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同时这一研究也呈现出新的态势:海外中共研究在引领塑造新时代海外“中共观”方面作用更加突出;海外中共研究进一步深化,研究主题愈加...
- 作者:韩强 王野 王悦
- 全文[ PDF 10768635.0 KB ] 2023.10(3):155-171 共有 1006 人次浏览
|
|
- 人类学范式的比较法研究:特点与启示
- [摘要]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分支的法律人类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比较法研究。但是对于人类学的比较法研究,传统比较法学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法学与人类学在比较法领域没有太多正式的交流和对话。由于学科分立,作为“综合学科”的人类学必然会涉足法律现象。自19世纪末的一百多年来,致力于探索文化多样性的人类学始终对比较法抱有浓厚的研究兴趣。人类学比较法研究的对象有其自身的特点,且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从早期侧重于非西方法和不成文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扩展至全球法律多元。人类学研究比较法主要使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而搭建民族志...
- 作者:王伟臣
- 全文[ PDF 9737674.0 KB ] 2023.10(3):172-188 共有 1201 人次浏览
|
|
- 域外调解的类型范式及其变迁的思想之根:基于法律人类学的视角
- [摘要]调解的类型范式研究是ADR研究的一个羸弱部位。对调解类型范式的理解,需要系统梳理域外主要调解范式的基础理论,并试图从法律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勾勒或洞察调解类型范式变迁的思想之根。在整体性视角的回溯中可以发现,调解范式的变迁深植在人类思想变迁的内部,贯穿于从具有启蒙意义的专家权威到高度个体化、碎片化、平等的具在生命方式这一人类社会在过去一百余年的变迁过程。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构成了转化型调解范式的思想之根。这使得我们对调解类型学的理解超越了平面的归纳维度,而具有了价值澄明的意义。
- 作者:熊浩
- 全文[ PDF 10836961.0 KB ] 2023.10(3):189-206 共有 839 人次浏览
|
|
- 大众狂欢与专家之死:当代美国反智主义的源起与影响
- [摘要]反智主义代表着美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面向,是理解美国文化冲突的又一视角,也是剖析美国民主困境的全新维度。虽然从本质上来说,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思潮,更多的只是表现为一种态度、立场、行为或文化,但它反感思想、排斥知识、怀疑知识分子、反精英、反体制,具有显著的多面性、矛盾性、复杂性、异化性和后现代性特征。美国反智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既受历史传统影响,也有时代因素推动,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反理性主义对精神世界的占据、反精英主义对知识分子的排斥、实用主义对智识作用的怀疑、大众教育对平等...
- 作者:庞金友 李欣颖
- 全文[ PDF 11311404.0 KB ] 2023.10(3):207-225 共有 1356 人次浏览
|
|
- 从共通走向共识:国际传播跨学科基础理论引入与研究进路
- [摘要]以人类情感和伦理共通为基础建立具有更多共识可能的国际沟通与合作,有助于拓展国际传播新范式与新路径。从“他者”理论视角找寻与“自我”陈述相关联的内容并进行连接,建立更多共感、共识、共享的部分,会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的效能及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从西方哲学和文化研究相关理论中探取三个与传播和交流有关的部分,通过康德美学“审美共通感”,揭示情感及表象的形式特征,达到普遍传达的能力,进而构建人类审美判断共情基础与沟通可能;相比于“审美共通感”强调的可转达性和可沟通性,哈贝马斯提出的“理想言辞情境”则将“共通...
- 作者:王鑫
- 全文[ PDF 8575905.0 KB ] 2023.10(3):226-240 共有 1366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