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塔克—伍德命题”批判:基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视角
- [摘要]塔克、伍德及其支持者通过对资本主义的非道德主义批判,根据正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相适应原则”以及“剥削有理且正义”等论据,提出了马克思没有批判资本主义不正义的论点,引起了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总问题之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正义学说的新论域。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学者并不认可上述观点,并分别从正义的“意识形态之思”“生产方式决定正义的固有缺陷”“剥削是资本主义最大不正义”等方面对“塔克—伍德命题”予以回应与反驳。塔克、伍德及其支持者由于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辩证法贯彻到底,在肢解马克...
- 作者:李包庚 杜利娜
- 全文[ PDF 1567.0 KB ] 2019.6(2):4-14 共有 6702 人次浏览
|
|
- 论资本主义的未来:马克斯·舍勒与卡尔·马克思
- [摘要]资本主义已没有未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已科学地证明了这个论断,马克斯·舍勒在其价值伦理学基础上的研究也得出了这一结论。马克思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理论视域中,对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做了科学的研究。舍勒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没落依赖于具有资本主义精神气质的资产者失去其法统以及这种人格类型的消亡,依赖于符合价值秩序的“新类型人”的出场以及社会正常的价值感受秩序的建立。舍勒对人格类型的“精神气质”的分析,在理论层面上丰富了对资本...
- 作者:郑承军 陈伟功
- 全文[ PDF 1374.0 KB ] 2019.6(2):15-24 共有 5443 人次浏览
|
|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个人观蜕变的经济学透视
- [摘要] 20世纪中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趋衰微与它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失误有重大关联。受福利经济时代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幻象所迷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文化意识形态批判视为促进个人觉醒的唯一路径,在关注个人自由的同时却忽视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学批判,致使其研究视野日趋狭隘而抽象,个人与社会呈实质性对立的态势。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理念的高调崛起更是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身陷困境,原先斗志昂扬的个人因丧失自我、意义结构碎片化而日趋萎靡。2008年金融危机中个人主义弊端的充分暴露、当代共享经...
- 作者:董新春
- 全文[ PDF 1295.0 KB ] 2019.6(2):25-32 共有 3878 人次浏览
|
|
- 拉克劳与墨菲的认同政治思想及其局限
- [摘要]拉克劳与墨菲被国内外学界公认为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致力于在资本主义的新形势下重建政治价值,以认同政治取代阶级政治,以多元抗争的民主模式作为民主政治目标。拉克劳与墨菲的认同政治思想是一种后现代政治理论,这主要表现在:政治认同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等后现代认同特征;认同政治是一种有别于现代政治的差异政治、话语政治和运动政治。认同政治诞生于资本主义的语境下且局限于话语分析,其实质是多元的社会团体争夺分散的社会权力,而非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厘清拉克劳与墨菲的认同政治思想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后马克思主义...
- 作者:杨植迪
- 全文[ PDF 1071.0 KB ] 2019.6(2):33-40 共有 4198 人次浏览
|
|
- 服务:思想的历史演变与国际社会新定位
- [摘要]从服务经济思想发展史看,人类对服务的认识经历了从服务—服务经济—服务型社会的演变;对服务与经济增长的认识经历了从非生产性—成本病—增长的进化;对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关系的认识经历了融合—分离—再融合的变化。近期国际社会又重新定位了服务在全球价值链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服务思想的历史演变使我们认识到今天人们热议的“再工业化”、“工业40”、制造业回归不是对服务业和服务型社会的否定,也不是回到过去工业化的形态,而是通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协同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创造人类生活的新福祉。
- 作者:赵瑾
- 全文[ PDF 1573.0 KB ] 2019.6(2):41-51 共有 3297 人次浏览
|
|
- 混合治理:全球产业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 [摘要]传统全球产业链治理的理论主要关注私人行为体主导治理的功能,然而有必要重新审视国家行为体在全球产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球产业治理呈现出从私人治理走向由跨国公司、多元利益相关者和国家构成多元治理主体的混合治理趋势。本文建立了全球产业治理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对全球产业中私人行为体和国家行为体的治理作用进行梳理,厘清全球产业混合治理中行为体的互动关系,分析全球产业混合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提出中国参与全球产业治理的策略。
- 作者:陈伟光 袁静
- 全文[ PDF 1851.0 KB ] 2019.6(2):52-64 共有 3760 人次浏览
|
|
- 欧盟宏观审慎政策的进展与效果评析
- [摘要]由于受到危机的冲击以及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欧洲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出现了新的特征。在此背景之下,欧盟参照货币政策体系构建宏观审慎政策体系。除了建立针对银行体系的政策工具与措施以外,宏观审慎政策在非银行部门、跨境交易以及早期干预方面也有所加强,并扩大了欧盟和欧洲央行的统一监管权力。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有效性和灵活性,有助于银行去杠杆化的实现,并推动欧洲未来金融结构进一步演变,但无法消除欧元区主权债务风险与银行体系风险相互关联的隐患,而权力分散、协调成本过高、面临政策独立性考验等问题也有待进一...
- 作者:汤柳
- 全文[ PDF 1522.0 KB ] 2019.6(2):65-74 共有 4253 人次浏览
|
|
- 信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个研究综述
- [摘要]信任是经济构建和有效运行的“润滑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贸易摩擦日益严峻的关键时期,信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凸显。本文系统梳理了经济学视角下信任的界定及定量测度,以及信任影响经济增长、贸易发展和金融投资的最新文献。研究表明,学界对信任的经济学解释尚不统一,但在实证研究中普遍采用基于社会性调查数据测算信任水平;信任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改变消费偏好等机制影响经济发展。另外,本文还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作者:曾燕萍
- 全文[ PDF 972.0 KB ] 2019.6(2):75-81 共有 4112 人次浏览
|
|
- 德国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摘要]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全球主义和区域主义共同崛起的时代,为应对区域公共问题以及整合与协调不同组织、不同地区的资源与优势,世界各国地方政府跨越地理边界、行政层级、职能边界与组织边界开展形式各异的合作。德国作为一个具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拥有多元化的跨域合作方式及治理经验,包括非正式组织、协会、公司、法人组织、正式契约等。追踪和梳理德国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的经验,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德国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的实践图景,而且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作者:王雁红
- 全文[ PDF 1055.0 KB ] 2019.6(2):82-88 共有 4269 人次浏览
|
|
- 英国公共机构精益变革的初步探索、反思与启示
- [摘要]“精益政府”(Lean Government)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广泛采用的一种新理论。本文以精益管理方法为标杆,以英国政府采购精益化变革和作为公共部门的英格兰公路公司的精益计划为案例,主要对英国政府相关文件资料进行文本分析,探讨精益政府这一西方政府改革最前沿的理论与实践。最后,通过对英国公共机构精益变革进行反思,进一步深入理解精益政府理论,得出对我国包括政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内的公共机构改革有意义的启示。
- 作者:潘墨涛
- 全文[ PDF 1023.0 KB ] 2019.6(2):89-95 共有 4231 人次浏览
|
|
- 数字时代治理理论:背景、内容与简评
- [摘要]数字时代治理理论的演进历经“第一波”和“第二波”,均包含诸多要素。从主题方面来看,这些要素分别属于重新整合、整体主义和数字化三大领域;从政府内外维度来看,这些要素分属“权力结构重塑”和“实现形式设计”两大层面。公共行政学两大谱系倡导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均在数字时代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中得到展现,因此从本质属性来看数字时代治理理论是公共行政学中工具—价值理性谱系的开创性理论。数字时代治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将着力解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非均衡状态,基于数字技术的运用来实现效率与公平。
- 作者:王少泉
- 全文[ PDF 1248.0 KB ] 2019.6(2):96-104 共有 5520 人次浏览
|
|
- 2018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文化出海分析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作为自带“全球化基因”的互联网行业,其借助文化内容产品出海能够激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促进相互理解。2018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在内容IP打造、网剧网综出海、国漫走出去,以及数字文化出海和外宣“自来水”模式形成上广泛实践。这些对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促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以及建构国家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 作者:闫昆仑
- 全文[ PDF 1489.0 KB ] 2019.6(2):105-111 共有 4089 人次浏览
|
|
- 社会-生态转型的挑战——基于社会生态学与政治生态学视角
- [摘要]转型已经成为可持续性研究中的主要论题。这有利于引入全新的研究视角,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种风险,即把转型变成一种新的批判性教条,从而限制了分析的视野。本文在社会生态学和政治生态学的实证研究与概念分析基础之上,阐述了一种综合性社会-生态转型方法的核心元素,并指出要想推进对社会转型挑战的批判性理解,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互相影响。分析强调危机驱动和自然占用以及其中权力关系的竞争性特征,可以为理解可持续性转型的社会提供新的视角。
- 作者:〔德〕克里斯托夫·戈尔格 〔德〕乌尔里希·布兰德 等 何娟 摘译
- 全文[ PDF 1686.0 KB ] 2019.6(2):112-122 共有 5381 人次浏览
|
|
- 全球架构的变化——基于特朗普国际政策、欧盟和意大利形势的分析
- [摘要]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前后,美国统治阶层内部发生了激烈冲突。在苏联解体近30年后,“美国新世纪计划”(PNAC),即令美国成为世上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的非凡崛起、俄罗斯的重组、世界舞台上新兴国家的出现,注定了美国单边主义行不通。特朗普改变了方向,不是接受真正的多极世界,而是试图在更坚实的基础上确认美国优先地位。美国没有解散军工联合体,而是将其增强。美国没有解散处于其严格控制下的军事基地和联盟体系,尤其是北约(NATO)。此外,美国旨在运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凶猛的贸易战重振近几十年来被削弱的工业,...
- 作者:〔意〕安德烈·卡托内 刘小兰 译
- 全文[ PDF 1487.0 KB ] 2019.6(2):123-131 共有 4143 人次浏览
|
|
- 民族认同及其塑造——读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认同》
- [摘要]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认同有领土和族裔两个基本维度,塑造和消解民族认同的因素有经济、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等。全球化正在急剧改变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不仅增强了全球意识,也促进了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 作者:赖海榕 林林
- 全文[ PDF 1393.0 KB ] 2019.6(2):132-140 共有 4376 人次浏览
|
|
- 《加拿大150年来的移民、种族与民族研究:回顾与展望》评述
- [摘要]早在殖民地时期,加拿大就作为一个多元移民国家而存在。而1867年加拿大建国后的一百余年间,政府更是在不同时期推出了不同的移民政策,导致移民类型及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在社会多元性越来越突出的同时,种族与民族歧视问题也一直挥之不去。因此,在加拿大建国150年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对加拿大的移民历史进行回顾,评估其对当代加拿大人的影响,以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加拿大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国家,了解其移民及相关政策的发展历史,吸取教训、学习经验,对于我国的多民族研究...
- 作者:张继焦
- 全文[ PDF 1075.0 KB ] 2019.6(2):141-147 共有 3684 人次浏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