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旧系统审稿   登录新系统审稿>>

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自动登录审稿系统 ×

在线办公

过刊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经济全球化、金融资源占有与居民财富不平等
  • [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跨国流动性差异,以及资本的高收益率优势和经济制度的差异化设计等因素,都会加剧居民财富不平等状况。并且唯效率优先的金融制度设计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模式,会使金融资源分配对贫穷群体产生排斥性,再加上财富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会让富有群体享有更高的资产回报率和更快的财富积累速度,这也会恶化居民财富不平等状况。
  • 作者:黄平 李奇泽
  • 全文[ PDF 2394.0 KB ] 2020.7(3):44-59  共有 3740 人次浏览
  • 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族群的结构与逻辑
  • [摘要]联合国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国民账户体系》(SNA)是世界各国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蓝本,是其他核算体系的“根”或“源”,其发展和演化深刻地影响着其他核算体系。为推进国民账户体系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保证各国核算结果的可比,特别是不同领域核算结果的有效性和一致性,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联合相关国际组织和其他统计机构编制了系列统计体系,形成了以SNA为核心的国民账户体系族群。这一族群内容丰富、结构庞大。其基本逻辑是:SNA为纲,操作手册为目,举一纲而张全目;阐释、应用、拓展层层递进,互为补充。随着经济活...
  • 作者:李金华
  • 全文[ PDF 1651.0 KB ] 2020.7(3):60-71  共有 3156 人次浏览
  • 菲利普·阿吉翁对创新经济学的贡献
  • [摘要]菲利普·阿吉翁是近20年来熊彼特学派和创新经济学领域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在企业创新领域所做的大量开拓性的研究推动和引领了熊彼特学派、创新经济学的快速发展。企业层面的增长分析是他对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而企业创新则是他对企业层面增长分析的核心。阿吉翁全面阐释了市场竞争、制度环境、宏观经济政策等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研发活动的。他对企业创新带来的经济影响,包括对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企业治理结构等的影响进行了十分前沿的研究。同时,他还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应采取何种创新策...
  • 作者:雷鹏飞
  • 全文[ PDF 1414.0 KB ] 2020.7(3):72-82  共有 3814 人次浏览
  • 全球失衡与再平衡:特征、动因与应对
  •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失衡在流量上有所缓解,但存量失衡依然高企,全球多层次矛盾不断积累。全球失衡主要表现为经济体之间贸易不平衡,经济体内部两极分化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不统一,由此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的不稳定性。在全球失衡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全球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尤其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是全球经济长期失衡的根源所在,而周期性特征和政策性调节影响了全球失衡的中短期动态表现。在全球失衡和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关键在于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一方面要...
  • 作者:董志勇 李成明
  • 全文[ PDF 1870.0 KB ] 2020.7(6):105-116  共有 3358 人次浏览
  •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教育变革——基于劳动分工的视角
  • [摘要]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并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劳动分工的角度看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历程,可以发现技术变革的重要影响是扩大市场半径,深化劳动分工,从而影响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教育做出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扩大市场半径、深化劳动分工的影响更是空前。劳动分工的细化和深化,导致劳动者技能进一步分类和分层。技术变革带来就业的生产效应、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产生了对劳动者技能专业化与技能多元化的更大需求。为了适应工业40的到来,教育需要做出变革,不仅要培养科学技能,更要注重人文精神,保证教育...
  • 作者:赖德胜 黄金玲
  • 全文[ PDF 1555.0 KB ] 2020.7(6):117-126  共有 3729 人次浏览
  • 人工智能的经济与经济学影响分析
  • [摘要]随着理论和技术的演进,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人工智能相关论题成为国外经济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的最新文献,总结了两类研究,即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和对经济学创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上述问题的展望。
  • 作者:胡岚曦 胡志浩
  • 全文[ PDF 1315.0 KB ] 2020.7(6):127-135  共有 3564 人次浏览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978—2019)
  • [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翻译与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界最令人关注的一个学术领域,经过40年的努力,中国学人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对中国当代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存在的追随海外汉学的倾向应该结束了,平等地与汉学家对话、务实地与汉学家切磋学问的时代开始了。
  • 作者:张西平
  • 全文[ PDF 8750.0 KB ] 2020.7(1):60-71  共有 3704 人次浏览
  • 基于政策过程的中国环境问题研究——海外学界的视角
  •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海外中国研究新热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近年来中国大刀阔斧改革以应对环境挑战,国内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在国际气候合作中发挥无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海外学界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评价总体向好,他们将环境政治学和中国研究界流行的、不同于环境科学的假设带入了中国环境问题研究中,强有力地塑造着后续研究的基本问题意识和研究视角,大都围绕政策过程展开对中国环境问题的考察,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政策网络视角讨论了官僚组织、执行鸿沟、社会参与、透明度与问责、政策共同体、伙伴关系等...
  • 作者:刘晓玉
  • 全文[ PDF 8603.0 KB ] 2020.7(1):72-81  共有 3739 人次浏览
  • 70年来德国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国民特性的研究
  • [摘要]库勒(Cooley)提出的“镜中我”概念认为,个体的自我感受是通过他人的反射而形成的,“人人都是一面镜,照出对方的身影”。首先,本文采用广义的文化概念,以“中国文化”为主题词,历时性地对“中国文化”在德国学术界的传播情况进行梳理,旨在揭示70年以来德国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研究内容的转变;其次,对“中国文化”在德国学术界所表现出的已知特征进行阐释;再次,对中德商务沟通中所关注的“中国国民特性”进行集中分析,即“哲学宗教观、秩序观、关系观、整体观、委婉观”五大特征;最后,对研究结果中所呈现的问题予以分析和反...
  • 作者:王婀娜
  • 全文[ PDF 9689.0 KB ] 2020.7(1):82-93  共有 3750 人次浏览
  • 海外对中国梦的多向度解读
  •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海外学者和各界人士围绕中国梦的价值取向、思想来源、思想性质、世界影响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不仅提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意义的思想观点,而且也提出了一些带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系统梳理和分析海外对中国梦的不同理解,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作者:成龙 姚立兴
  • 全文[ PDF 1248.0 KB ] 2020.7(2):23-31  共有 4791 人次浏览
  • 他山之石与中国故事——我国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理论探索
  • [摘要]海外中国学指域外国家对中国的研究,国内开启对海外中国学的关注几与海外中国学的发生同步。国内的海外中国学研究经历了早期关注、开创奠基、停滞困顿、起步复兴、繁荣发展五个阶段。近代、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是我国海外中国学研究发展借鉴与对话、学科化积累、学理纵深探索的三个黄金期。应继续推进与西方中国学的深度对话,同时引导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建立国内外兼容、东西会通的中国学研究体系。
  • 作者:褚艳红
  • 全文[ PDF 1732.0 KB ] 2020.7(2):32-43  共有 4041 人次浏览
  • 拉美学者眼中的周恩来与中拉关系
  •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周恩来总理就十分重视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为中国与拉丁美洲人民传统友谊的缔造、官方外交关系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周恩来研究也是拉美各国“中国研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尤其是墨西哥、智利、秘鲁等国的很多学者基于其本国特有的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相似的历史遭遇等,从外交理念与外交政策、民族民主革命认识等方面展开了对周恩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点。在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总结和梳理拉美学者眼中的周恩来与中拉关系的发展历程及...
  • 作者:龚韵洁
  • 全文[ PDF 1352.0 KB ] 2020.7(2):43-51  共有 4317 人次浏览
  • 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的融合与发展
  • [摘要]目前,生态语言学的主流研究范式是“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二者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了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的不统一。尽管有学者已试图将二者进行融合,以创新研究范式,然而尚未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及探讨,尝试融合与发展一个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
  • 作者:何伟 高然
  • 全文[ PDF 1210.0 KB ] 2020.7(2):127-135  共有 3361 人次浏览
  • 法国的俄苏研究:发展、影响因素及思考
  • [摘要]法国对于俄苏研究的兴趣主要缘起于法俄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历史联系以及双边的经济往来和战略考量的需要,同时也有来自俄罗斯侨民源自生命体验的大力推动。法国的俄苏研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混沌时期(1717—1917年)、萌芽时期(1917—1945年)、发展时期(1945—1991年)、革新和反思时期(1991年—现在)。法俄双边关系、法国俄苏研究机构的发展、理论与方法论的创新、顶尖的俄苏研究专家的引领,共同构成了法国俄苏研究的四个重要推动因素,形成了法国俄苏研究独有的特色。而高校教育体系的僵化、意识形态的限制、区域研究的滞后以及...
  • 作者:张红
  • 全文[ PDF 2858.0 KB ] 2020.7(2):136-153  共有 3419 人次浏览
  • 社会都市化与现代生活图景——兼论列斐伏尔现代都市生活的批判与反思
  • [摘要]伴随着社会普遍的都市化,都市作为社会关系的构成中心,影响和塑造了现代生活方式与形态,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重新构造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图景。根据列斐伏尔的理解,现代都市生活既带来了生活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引发了现代生活的复杂化与多变性,加速了现代生活的商品化与消费化,造成了现代生活的碎片化与个体化趋势,加剧了现代生活的庸俗化与虚无化,呈现出丰盛与贫乏、永恒与短暂、多变与压抑等内在的矛盾和悖论。我们既要吸收与借鉴列斐伏尔对现代都市生活全面批判与反思的思想,也要从新时代中国现实出发,重新审...
  • 作者:任政
  • 全文[ PDF 7531.0 KB ] 2020.7(1):123-131  共有 3948 人次浏览
  • 论威亚尔达非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理论的“变”与“不变”
  • [摘要]霍华德·威亚尔达对非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随着其调研的深入一直在“变”,从最初发展主义理论的支持者,变为发展主义理论的批判者,他认为发展主义理论是一种种族主义,不符合非西方国家的发展现实,非西方国家应基于自身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来构建本土发展模式。随后,他从文化解释视角提出了适合非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东亚、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模式,以及基于政治文化视角和利益集团视角构建的法团主义理论,成为非西方国家实行官僚威权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理论支撑。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威亚尔达又提出一种修正的发展...
  • 作者:孙宏伟
  • 全文[ PDF 8350.0 KB ] 2020.7(1):132-142  共有 4057 人次浏览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