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旧系统审稿   登录新系统审稿>>

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自动登录审稿系统 ×

在线办公

过刊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意大利国家荣誉制度概述
  • [摘要]意大利语中有“Araldica”一词,意为纹章学,是专门研究家族/贵族的盾徽的学问,发展到今天,也是研究徽章、纹章的学问,其中也包括了对荣誉勋章的研究。1951年3月3日,意大利颁布了第178号法律,设立最高国家级别的荣誉勋章“共和国荣誉勋章”,并专门建立颁勋会主持勋章授予工作。本文在简要回顾了意大利功勋荣誉制度的沿革后,分别从勋章的管理机构、法律文件、一般授勋程序、勋章装饰的佩戴与管理办法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意大利共和国国家荣誉勋章,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
  • 作者:杨莉
  • 全文[ PDF 1034.0 KB ] 2017.4(6):91-98  共有 4999 人次浏览
  • 文学如何融合发展?——评西方左翼文学批评新作《融合与不均衡发展:朝向世界文学的新理论》
  • [摘要]《融合与不均衡发展:朝向世界文学的新理论》由7名声称“用唯物主义来探寻文化问题”的教授组成的“华威研究团队”撰写而成。该书运用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中心—边缘”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现代性隐匿了世界文学发展的不均衡性。他们以帕斯卡尔·卡萨诺瓦和佛朗哥·莫雷蒂的理论为基础,论证了当今世界文学是“更具现代形式的古老混合物”,因此通过对在“世界体系”(worldsystem)下的不同区域生产的原文本的读解,他们号召文学分析要追寻隐含在这种“融合与不均衡发展”接合处的文学意义,要把小说看做一种范式化的而不是典型...
  • 作者:张卫东
  • 全文[ PDF 1019.0 KB ] 2017.4(6):137-141  共有 4033 人次浏览
  • 格雷厄姆·艾利森与“修昔底德陷阱”——《通往战争的命运: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评介&nbsp;
  • [摘要]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前任院长、贝尔弗科学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负责人格雷厄姆·艾利森外(GrahamAllison)教授是美国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他在2017年出社版了《通往战争的命运: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DestinedforWar:CanAmericaand会ChinaEscapeThucydides..sTrap?)一书,在国际政治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艾利森在书中集科学中介绍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和历史案例,并尝试将这种大国博弈的公式套用于中美关系二之上。本文将详细...
  • 作者:王大威
  • 全文[ PDF 1035.0 KB ] 2017.4(6):142-147  共有 7065 人次浏览
  • 追求财富还是增进共同福祉——《21世纪生态经济学》评述
  • [摘要]《21世纪生态经济学》提出西方现代经济学犯了“错置具体性谬误”;共同体经济学或生态经济学以共同福祉为宗旨;以共同的福祉为目标、以生态圈为视角的生态经济学需要宗教力量支撑;生态经济学的立脚点是作为共同体的国家。该书的某些观点有参考价值,但忽视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否定了全球化对世界的积极影响,一些主张也脱离实际,把经济学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减损了其学说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 作者:陈永森
  • 全文[ PDF 1357.0 KB ] 2018.5(3):139-147  共有 4523 人次浏览
  • “主导文化”的兴起——近二十年欧洲移民文化政策的新动向
  • [摘要]随着难民危机的激化,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及其负面效应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在目前的欧洲局势下,以国家强制同化少数族群文化的“统一模式”或“熔炉模式”已经不切实际,继续推行多元文化主义倡导的少数族群文化独立的“色拉模式”或“马赛克模式”则危机重重。在这种情况下,调和同化理论与多元现实的主导文化(leading culture)主张应运而生,试图以“主流模式”或“河床模式”来重新促进国家统一性和族群差异性相结合。这种政策以普遍公民的政治认同为基础统合多族裔的差异文化认同,突破仅仅以民族文化来界定国家政治边界的古典...
  • 作者:鲍永玲
  • 全文[ PDF 2493.0 KB ] 2018.5(4):132-146  共有 5309 人次浏览
  • 2017年国外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学科动态与研究热点
  • [摘要]通过归纳分析2017年国外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从学科动态、观点方法、研究热点几个方面,考察引文分析、数据积累、统计工具、补充计量与学术评价等相关研究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观点,在此基础上得出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逐渐融合发展的结论。
  • 作者:任全娥 耿海英
  • 全文[ PDF 826.0 KB ] 2018.5(4):147-152  共有 4777 人次浏览
  • 国外大都市治理模式探讨:一种理论分析途径
  • [摘要]大都市治理意味着公共服务公平而有效供给的制度和组织安排。本文提出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子整体理论,子整体意味着一种类型的公共服务对应于一种类型的供给组织。进一步讲,子整体体制呈现出多层级和多中心治理(复合治理)模式;在其中,子整体可以呈现出四种尺度的排列组合,它们是:(1)伙伴关系化尺度;(2)网络化尺度;(3)嵌套化尺度;(4)异层级化尺度。大都市治理可以理解为一种复合治理模式。由于许多国家不存在大都市政府,国家治理与地方自治(社区治理)的复合导致了大都市治理模式的扁平化。
  • 作者:张昕
  • 全文[ PDF 1075.0 KB ] 2018.5(2):4-11  共有 5301 人次浏览
  • 全球化语境下城市治理的复合层次与实践创新——以大都市城市更新为例
  • [摘要]&nbsp;当前城市发展进入更加全球化、复杂化、复合化的阶段,城市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显现也倒逼着城市治理的实践创新。现代城市的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的完善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与现代文明建构的能力与水平。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治理概念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再依据不同的空间尺度及边界划分了城市治理的复合层次,最后以大都市城市更新实践为例分析了城市治理的创新趋势。
  • 作者:钟晓华
  • 全文[ PDF 1191.0 KB ] 2018.5(2):12-19  共有 4357 人次浏览
  • 巨型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国际比较研究——来自上海低保模式和首尔市民福利标准的经验
  • [摘要]巨型城市对于福利国家的形成、维持和发展作用显著。本文聚焦于地方性社会救助,以区域公共管理与公共经济为视域,对中国上海与韩国首尔这两大东亚巨型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在救助水平、救助对象准入口径、救助福利资金来源以及地方性特色专项救助制度设计上存在差异化选择,继而从地区福利社会构建思路及其政治经济背景等方面对上述差异作出理论解释。研究认为,巨型城市社会救助制度设计应该在符合区域内部和国家整体政治经济状况的基础上,突破区域限制,为国家社会救助事业的创新与整体发展提供示范与辐射。
  • 作者:郭林 付名琪
  • 全文[ PDF 1201.0 KB ] 2018.5(2):20-27  共有 5987 人次浏览
  • 国外城市社区权力研究的理论考察
  • [摘要]社区权力是探究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视角,也是国外城市社区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外城市社区权力研究从社区政策以及国家和社会关系等视角考察了城市社区中的权力归属和影响社区治理绩效的权力因素等问题,逐步形成精英论和多元论以及两者融合的多种理论,呈现出以案例研究为主的研究图景。国内相关研究宜跟踪国外前沿理论并选择性借鉴其成果,注重“结构-过程”研究和实证研究以形成和发展适合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情境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社区权力理论。
  • 作者:朱喜群
  • 全文[ PDF 1036.0 KB ] 2018.5(2):28-35  共有 5092 人次浏览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