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疗保险治理现代化与医疗供给侧改革——国外前沿研究文献述评及启示
- [摘要]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国际前沿理论都表明,医疗保险不只是通常意义的分摊风险,更能利用其战略性购买者的角色地位,成为推动医疗体制变革的关键力量。通过梳理医疗保险治理的国际前沿研究文献,本文厘清了提升医疗保险治理能力、发挥战略性购买者功能的三个关键因素:具有一定的医保规模,建立买方—卖方谈判机制,以及成熟运用成本分担、选择性缔约等博弈工具;讨论了治理良好的医疗保险影响医疗供给与资源配置的三个重要机制:厂商创新决策、市场竞争与供给价格,以及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据此,本文建议从管理体系去碎片化、谈判机制制度化、...
- 作者:叶初升 倪夏
- 全文[ PDF 1927.0 KB ] 2020.7(3):132-144 共有 4593 人次浏览
|
|
- 英美国家应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挑战的政策经验及其启示
- [摘要]在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的情形下,一段时期以来,英国和美国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范围、方式、程序以及监督救济等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英国和美国为应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挑战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尽管它们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略有不同,但其经验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 作者:汤兆云 施彦军
- 全文[ PDF 1309.0 KB ] 2020.7(3):123-131 共有 4314 人次浏览
|
|
- 空间与治理:城市政治研究的新进展
- [摘要] 城市作为政治现象产生发展的重要场域,日益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从“空间”与“治理”视角对城市政治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结合个体、社区、城市三个不同层次的研究主体,本文总结评述了市民政治参与、政治效能感、社区发展非均等化、社会资本、城市中的“邻避”现象与城市政体理论等议题。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指出中国的城市政治研究应该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城市特点,发展出切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政治议题。
- 作者:王薪喜 孟天广
- 全文[ PDF 1817.0 KB ] 2020.7(3):110-122 共有 4943 人次浏览
|
|
- 从技术官僚到政治官僚:欧洲中央银行政治化研究
- [摘要]2019年欧元迎来弱冠之年,十年前欧债危机作为在发达国家超国家货币联盟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欧洲中央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央行变得越来越“政治化”而非“技术性”。欧洲中央银行传统政策授权无力应对欧债危机,弱经济成为新常态导致经济问题政治化,疑欧主义盛行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危难时期亟须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导致了欧洲央行的政治化。欧洲央行行动的政治考量因素增多,其政治化的影响表现在其职权范围超越最初授权,政策工具及潜在目标增多,欧洲央行及其政策的政治影响力增强,对它们的关注、争议、批...
- 作者:王玏
- 全文[ PDF 2481.0 KB ] 2020.7(3):94-109 共有 4377 人次浏览
|
|
- 新身份政治兴起及其对西方国家治理的挑战
- [摘要]身份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具有久远的思想渊源,而作为一个现代概念的身份政治则有其特定内涵。这一概念的兴起,是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变迁的结果,主要与少数族裔和群体争取身份平等和政治权利的运动,以及左翼学者从身份视角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关。身份政治的内涵又在时代环境变化和内生变量作用下发生变迁。21世纪以来,“9·11”事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特朗普当选总统等重大事件的发生加速了其演化,促生了一种较传统身份政治内涵发生部分逆转、主张权利方式更加激烈、诉求和意识形态更加复杂的新身份政治。新身份政治蔓延带来...
- 作者:徐彬 卜永光
- 全文[ PDF 1801.0 KB ] 2020.7(3):83-93 共有 5283 人次浏览
|
|
- 菲利普·阿吉翁对创新经济学的贡献
- [摘要]菲利普·阿吉翁是近20年来熊彼特学派和创新经济学领域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在企业创新领域所做的大量开拓性的研究推动和引领了熊彼特学派、创新经济学的快速发展。企业层面的增长分析是他对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而企业创新则是他对企业层面增长分析的核心。阿吉翁全面阐释了市场竞争、制度环境、宏观经济政策等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研发活动的。他对企业创新带来的经济影响,包括对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企业治理结构等的影响进行了十分前沿的研究。同时,他还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应采取何种创新策...
- 作者:雷鹏飞
- 全文[ PDF 1414.0 KB ] 2020.7(3):72-82 共有 4256 人次浏览
|
|
- 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族群的结构与逻辑
- [摘要]联合国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国民账户体系》(SNA)是世界各国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蓝本,是其他核算体系的“根”或“源”,其发展和演化深刻地影响着其他核算体系。为推进国民账户体系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保证各国核算结果的可比,特别是不同领域核算结果的有效性和一致性,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联合相关国际组织和其他统计机构编制了系列统计体系,形成了以SNA为核心的国民账户体系族群。这一族群内容丰富、结构庞大。其基本逻辑是:SNA为纲,操作手册为目,举一纲而张全目;阐释、应用、拓展层层递进,互为补充。随着经济活...
- 作者:李金华
- 全文[ PDF 1651.0 KB ] 2020.7(3):60-71 共有 3475 人次浏览
|
|
- 经济全球化、金融资源占有与居民财富不平等
- [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跨国流动性差异,以及资本的高收益率优势和经济制度的差异化设计等因素,都会加剧居民财富不平等状况。并且唯效率优先的金融制度设计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模式,会使金融资源分配对贫穷群体产生排斥性,再加上财富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会让富有群体享有更高的资产回报率和更快的财富积累速度,这也会恶化居民财富不平等状况。
- 作者:黄平 李奇泽
- 全文[ PDF 2394.0 KB ] 2020.7(3):44-59 共有 4132 人次浏览
|
|
-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读
- [摘要]海德格尔基于对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定位来考察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对劳动的本质、过程和价值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这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读。他指认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理论来源和性质规定根源于黑格尔哲学,未能认识到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与思想活动的根本区别;认为马克思借助黑格尔生命过程论所揭示的劳动过程仍是抽象的辩证运动,无法领会到马克思能动生产实践的历史现实性;批判马克思基于人自身的生产而引致的强制生产必然走向人的自我毁灭,没有察觉到劳动的根本价值体现为在扬弃异化的革命实践中走向人的自由与解放。透过...
- 作者:黄漫 刘同舫
- 全文[ PDF 1238.0 KB ] 2020.7(3):35-43 共有 4432 人次浏览
|
|
- 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黑格尔主义溯源
- [摘要]总体性辩证法的目的在于克服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错误和总结匈牙利革命失败的教训,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继承黑格尔对直接性与现实性的区分,以历史的生成取代黑格尔哲学的事后反思,卢卡奇将黑格尔的辩证法改造为总体性辩证法,但是总体性辩证法的基础是思想起源和历史起源在原则上一致。这一原则仍属于黑格尔的观念论体系。只有在这一体系下,无产阶级才能被理解为历史同一的主体—客体。因为总体性辩证法从属于黑格尔主义,所以当卢卡奇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作为物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便陷入了乌托邦式的救世主主义困境...
- 作者:司强
- 全文[ PDF 954.0 KB ] 2020.7(3):28-34 共有 3621 人次浏览
|
|
- 论意识形态的承认机制——基于阿尔都塞、佩肖和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
- [摘要]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当今,从意识形态维度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仍然是必要的,关于意识形态运作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本文基于阿尔都塞、佩肖和齐泽克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对意识形态的承认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首先,阿尔都塞通过提出意识形态质询理论,勾画了意识形态的承认机制,这涉及大(他者)主体、个人和主体三个角色,并且镜像承认是保障个人被质询为主体,保障大(他者)主体和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以及主体的自我承认,保障主体对大(他者)主体的绝对臣服的关...
- 作者:孔明安 谭勇
- 全文[ PDF 1135.0 KB ] 2020.7(3):19-27 共有 4957 人次浏览
|
|
- “一带一路”的国际公共产品功能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 [摘要]虽然雅尔塔体系从没有规定美国单方面制定国际规则并单独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独一无二的实力和地位,美国成为战后国际体系的主导国(霸权国),进而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它也因此将国际公共产品视为自己的国际政治工具,尤其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工具。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权力转移,美国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在权力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凸显,从国际公共产品的“消费者”,逐渐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修正者、建设者,甚至是供给者、创新者。中国角色的变化源于中国实力的变化,...
- 作者:胡键
- 全文[ PDF 2169.0 KB ] 2020.7(3):4-18 共有 3837 人次浏览
|
|
|
|
|
|
- 法国的俄苏研究:发展、影响因素及思考
- [摘要]法国对于俄苏研究的兴趣主要缘起于法俄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历史联系以及双边的经济往来和战略考量的需要,同时也有来自俄罗斯侨民源自生命体验的大力推动。法国的俄苏研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混沌时期(1717—1917年)、萌芽时期(1917—1945年)、发展时期(1945—1991年)、革新和反思时期(1991年—现在)。法俄双边关系、法国俄苏研究机构的发展、理论与方法论的创新、顶尖的俄苏研究专家的引领,共同构成了法国俄苏研究的四个重要推动因素,形成了法国俄苏研究独有的特色。而高校教育体系的僵化、意识形态的限制、区域研究的滞后以及...
- 作者:张红
- 全文[ PDF 2858.0 KB ] 2020.7(2):136-153 共有 3673 人次浏览
|
|
- 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的融合与发展
- [摘要]目前,生态语言学的主流研究范式是“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二者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了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的不统一。尽管有学者已试图将二者进行融合,以创新研究范式,然而尚未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及探讨,尝试融合与发展一个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
- 作者:何伟 高然
- 全文[ PDF 1210.0 KB ] 2020.7(2):127-135 共有 3612 人次浏览
|
|
- 国际漏洞公平裁决程序初探——从漏洞治理国际合作的角度
- [摘要]国际漏洞公平裁决程序是漏洞治理国际合作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漏洞治理问题是国际网络生态治理和相关合作中的重要一环,一些欧美国家国内漏洞公平裁决程序被作为一种信任构建而推广到国际上。在总结介绍和分析了国际漏洞公平裁决程序的背景和意义、建立原则、流程要素和模型之后,可以看出这一程序对规范漏洞公开和政府利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我们应在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指导下,根据我国国情借鉴这一程序,开展相关的漏洞治理国际合作。
- 作者:朱莉欣 张若琳
- 全文[ PDF 1924.0 KB ] 2020.7(2):117-126 共有 3792 人次浏览
|
|
- 智能互联的隐私风险:法律挑战与欧盟规制
- [摘要]智能互联能够实现高效开放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和社会价值,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法律风险。智能互联系统中,实时监控技术对隐私构成潜在威胁,识别和分析功能可能导致歧视,复杂的技术结构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知情同意条款难以实现其本来作用。随着5G的到来,上述法律风险会更加突出。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为智能互联中的数据保护带来了积极的改变,通过提高技术的安全性和赋予数据权利来保护隐私,通过最小化数据分析和加强信息披露来避免歧视,通过加强监管和问责、开发安全技术来治理固有安全漏洞,通过明确隐私责...
- 作者:魏怡然
- 全文[ PDF 1724.0 KB ] 2020.7(2):106-116 共有 3971 人次浏览
|
|
- 网络空间大国关系演进与战略稳定机制构建
- [摘要]随着网络空间中权力与财富的不断集聚,大国之间围绕权力划分和资源分配的博弈也在加剧。在缺乏国际秩序和规则约束的状况下,国家在网络中的行为具有战略上的进攻性、行为上的不确定性、政策上的矛盾性等特点,使得网络空间大国关系处于一种缺乏互信,竞争大于合作,并且冲突难以管控的状态。大国关系的无序竞争进而导致了网络空间处于脆弱战略稳定的状态,深刻地影响了国际体系的秩序。本文首先从力量格局、行为模式两个层面描述了网络空间大国关系的现状;其次,进一步分析了大国关系对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和全球战略稳定两个层面所造成的负...
- 作者:鲁传颖
- 全文[ PDF 1461.0 KB ] 2020.7(2):96-105 共有 3712 人次浏览
|
|
- 建设“另一个世界”的可能——古巴永续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摘要]在经济陷入困境、生态系统脆弱和资源供给短缺的背景下,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古巴另辟蹊径,通过引入都市农业、探索有机替代、整合养分循环空间体系等方式,逐渐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之路。古巴永续农业的发展不仅使国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更为国际社会展现出一个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能够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可能的“另一个世界”。尽管国情及社会主义发展水平不同,但古巴永续农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城市建设、公民绿色理念培育等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 作者:杨晶
- 全文[ PDF 1684.0 KB ] 2020.7(2):86-95 共有 4015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