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旧系统审稿   登录新系统审稿>>

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自动登录审稿系统 ×

在线办公

过刊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生态治理与全球环境可持续性指标评述
  • [摘要]设计客观自洽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标对于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福利指数(WI)、生命地球指数(LPI)、生态足迹(EF)、环境脆弱性指数(EVI)、环境可持续指数(ESI)、环境绩效指数(EPI),并讨论了各指标的含义、方法和优劣。本文还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指标体系和数据、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中国环境可持续性指标建构的趋势。
  • 作者:祁毓 张靖妤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21-34  共有 4059 人次浏览
  • 国外空气污染治理府际合作研究述评
  • [摘要]在国外,对区域协同治理及府际合作,学界代表性的观点有扩展说、外溢说、市场推动说和资源依赖说;对空气污染治理的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学界提出了多种分类原则;对国外空气污染治理的地方府际合作,学界重点研究了协调组织模式和府际协议模式;对空气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学界集中在欧盟、北美特别是美国国内在空气污染治理上的府际合作。
  • 作者:楼宗元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35-43  共有 4554 人次浏览
  • 动物有“福利”吗?——西方动物福利的政治经济学
  • [摘要]21世纪以来,保护动物福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既有的“伦理道德论”和“贸易壁垒论”未能很好地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动物福利的迅速兴起。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利益集团理论,从动物保护组织、农场主、公众、食品零售企业以及政府等多方利益博弈视角,解释动物福利为什么会在西方乃至全球兴起。
  • 作者:傅强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44-51  共有 4233 人次浏览
  • 大都市区治理——以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为例
  • [摘要]以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圈又被称为大都市区,它整合了中心城市周边人口不那么稠密的地区,并与之共享基础设施、产业及住房供给。对大都市区治理机构而言,其核心工作是交通与空间规划。合理的交通连接与空间规划决策有助于预防城市扩张带来的高昂代价,也有助于推进大都市区的和谐发展。
  • 作者:杨莉 刘霓编译*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53-61  共有 3686 人次浏览
  • 大都市区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政策的协调
  • [摘要]交通模式和土地使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大都市区的空间形式和发展模式,后者则决定着大都市区的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好地整合交通规划和空间规划。大都市区交通规划和空间规划的一体化治理受到一系列鸿沟的阻碍,具体包括:单个的市政决定与战略性大都市影响之间的鸿沟、公共部门的领导层与私人部门的领导层之间的鸿沟、短期与长期之间的鸿沟。具体的解决办法有:由单个权威机构负责交通规划和空间规划,调整交通规划决策和空间规划决策的协调机制,以及加强数据和证据的引导。
  • 作者:赵庆杰编译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62-68  共有 4320 人次浏览
  • 有效的大都市治理改革措施
  • [摘要]*提要 | 经合组织(OECD)国家大都市治理改革的实施经验,能够为正在摸索类似改革路径的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虽然大都市治理改革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各个国家独有的历史与政治框架的影响,但在目前的改革趋势中,还是出现了共同的特点。
  • 作者:陈源编译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69-76  共有 4313 人次浏览
  • 美国“反国家资本主义”思潮:缘起、政策实践及战略意图
  •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国内掀起一股“反国家资本主义”思潮。该思潮以“国家资本主义”描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认为已对美国的全球利益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反国家资本主义”思潮已经开始转化为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这些政策议题对中国相关企业的规制具有针对性、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战略意图旨在应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
  • 作者:陈志恒 马学礼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77-85  共有 4232 人次浏览
  • 解构“流放”神话:美国现代主义旅行与大众旅游
  • [摘要]&nbsp;20世纪20年代,以海明威、斯坦因、菲茨杰拉德等为代表的美国现代主义作家纷纷到欧洲旅居或侨居,这通常被传统文学史定义为出于审美追求的“自我流放”。这种文学批评不仅将本是产生于具体历史情景的文化现象高度审美化和去历史化,而且还试图通过将现代主义“流放”与当时兴起的大众旅游相对立,突出高雅与通俗、文艺与商业的区分。本文将美国现代主义作家的“流放”置于美国现代化进程中旅游业兴起的背景下,揭示美国现代主义作家及其作品与大众旅游等经济和商业活动的密切关联,解构现代主义“流放”神话,还原美国现代主义与大众...
  • 作者:刘英 隋亚男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95-101  共有 3971 人次浏览
  • 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运行机制
  • [摘要]好莱坞电影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也是美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对全球实施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武器。近百年来,好莱坞电影已将意识形态的约束内化,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流水化操作模式。在快速更新的科学技术支持下,好莱坞电影通过面向未来的题材选择、简单化的叙事结构、凸显个人的角色设置、意味悠长的情感表达以及贯穿始终的受众意识,建构起鲜明的好莱坞电影叙事特征,借由成熟、严密的营销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向受众推销美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内容。
  • 作者:胡政平 杨甜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102-108  共有 4747 人次浏览
  • 近代早期英国贵族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型
  • [摘要]中世纪英国封建贵族的教育以骑士训练为主,不重视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到了近代转型时期,迫于军事作战技艺的突变、海外殖民之需、文化世俗化以及政治权力国家化等社会压力,英国世俗贵族教育从尚武的骑士精神教育逐渐转变为社会化的学校教育,教育的内容从主要以军事与宗教为主转变为以文化知识和礼仪教育为主,摒弃了骑士教育的糟粕,兴起了大陆游学的风尚。贵族教育的成功转型对其后英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形成英国社会绅士风尚的基础。
  • 作者:肖先明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109-113  共有 4514 人次浏览
  • 后凯恩斯主义环境经济学研究
  • [摘要]后凯恩斯主义环境经济学在批判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为环境分析开辟了一种新思路。这一理论体系可以归纳为强可持续环境观、预防为先论、价格机制无效论、环境保护有益品论、收入分配影响环境论五个方面。后凯恩斯主义环境经济理论与制度主义、奥地利学派的环境经济理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环境污染的成因、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和环境治理手段等层面。这一理论对于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政策借鉴意义。
  • 作者:任力 吴骅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114-123  共有 3864 人次浏览
  • 日本环境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 [摘要]&nbsp;日本经济增长的光环背后,留下了工业公害的负面遗产,受害者赔偿过程漫长曲折;进入高度消费社会以后,城市生活环境问题凸显。日本环境社会学者立足于对本国公害型与生活型环境问题的研究,构建了“受害结构论”“生活环境主义论”“受益圈与受害圈断裂论”“社会两难论”四种本土化研究模式,推动了公害受害者赔偿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公众参与生活环境的共同治理。生活环境主义价值观的树立、环境赔偿法律制度的建立、地方环保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是日本成功实现环境治理的主要社会因素。
  • 作者:李国庆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124-132  共有 4552 人次浏览
  • 政治性、自由主义、颠倒极权主义——谢尔登·沃林政治哲学述评
  • [摘要]谢尔登·沃林为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延续作出了贡献,在美国当代政治理论界亦有重要影响,其政治哲学思想大致可归纳为“一性两批判”。“一性”即政治性,“两批判”即对极权主义、自由主义的批判。沃林宣称,自由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政治性”概念的“纯化”与“泛化”,当今的美国思想界无法提供一个既是政治性的又易于理解的新的理论结构。因此,他提出“颠倒极权主义”,试图为理解当下政治现实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作者:蒲俊杰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133-141  共有 4124 人次浏览
  • 超越主权国家与群体认同——林克莱特批判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 [摘要]安德鲁·林克莱特是当代西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结合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英国学派等相关理论,提出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思想——强调超越传统的主权国家的约束,将个人的认同从其所属的国家转向更广泛的国际共同体或世界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以个人而不是主权国家为基本组成单位的世界社会。从这种世界社会的概念出发,林克莱特提出了他对于伤害原则的研究纲领。在他看来,伤害原则应该是以世界主义为基础,其中每一个个体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免于暴力和不安全的自由。可以说,林克莱特对于伤害原则的研究...
  • 作者:赵洋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5):142-152  共有 4201 人次浏览
  • 卷首语:为什么要加强有机马克思主义研究
  • [摘要]加强有机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机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批判资本主义与现代性、揭示生态危机根源等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所推进,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资本主义制度和新自由主义发展理念的本质;有机马克思主义赞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推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儒释道智慧,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在社会主义中国,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有利于我们提升软实力,在对外交往中增强话语权...
  • 作者:冯颜利
  • 全文[ PDF 924.0 KB ] 2016.3(1):4-10  共有 3609 人次浏览
  • 北极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相关研究综述
  • [摘要]气候变化将北极从地理意义上的地区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维度的全球概念。在治理需求和任务面前,北极治理主体不再仅局限于北极五国或北极八国,从理念到行为正在历经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近几年来,中国在北极参与的方式和路径上,明显体现出由单一到多元的特征。从整个北极研究的知识增量上看,中国北极政策研究本身已然是一个研究亮点,既有北极研究对国际关系领域制度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有所贡献。然而,现有研究并没有对中国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北极外交进展做过专门论述,仅是在宽泛的中国北极活动范畴内有所提及,关于“科学外交”“...
  • 作者:徐庆超
  • 全文[ PDF 1906.0 KB ] 2017.4(5):4-16  共有 4484 人次浏览
  • 弹性治理:全球治理的新议程
  • [摘要]近年来,“弹性”一词从生态与心理学界逐步进入国际关系研究视野。在当今充满风险又相互关联的世界上,弹性思维倡导正视危机与灾难、自我参照学习、稳健决策、适应与变革能力并存。弹性治理意味着对传统干预的抛弃,将承认失败、以社会与个人为导向的新治理方式逐渐提上议程,具体包括去中心化、能力发展、社会资本、大数据建设等。弹性战略已成为一种相当成功的行动方针。然而,弹性治理框架之下,人类可能不再具有自我选择的自由,只能适应外部环境,政治沦为一个反应能力和伦理责任问题。这种危机面前的自我防护与新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 作者:刘慧
  • 全文[ PDF 1289.0 KB ] 2017.4(5):17-25  共有 3829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