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科学》在线投稿系统已更新!
2015年11月01日起旧平台将不再接受新投稿件,只查询处理现有已投稿件。
2015年11月01日前投稿作者请点击登录旧平台查看审稿状态或上传修改稿。
新投稿请点击网站首页的【作者在线投稿】登录后在左栏菜单点击"最新状态"查询稿件。
在线办公
过刊浏览
关于本刊
-
主 管 单 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 办 单 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
主 编 张冠梓
创刊时间 1978
出 版 周 期 双月刊
地 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 100732
电 话 010-85195226
电子邮件 ssaj@cass.org.cn
期刊网址 http://www.ssaj.org.cn/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7-2482
国内统一刊号 CN 10-1871/C
邮发代号 82-632
单 价 36.00
总 价 216.00
被收录情况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学研究 >> 西方理论与俄罗斯大众文学事实之矛盾
摘要: | 为强调民主及其在审美实践中的合法性,冷战时代西方建构了大众文化理论。自此,用这种理论旨在说明城市化和(后)工业化时代文学艺术生产和消费,成为潮流,至今不绝。在这种理论观照下,俄国是没有大众文学的,即便有,其价值也无足挂齿。实际上,自18世纪伊始,俄国开始推动欧洲城市化,使以彰显正教信仰和斯拉夫民间美学的古罗斯文学,向面向市民的现代俄罗斯文学转化。但它是知识分子在书刊审查制度下创造出来的,文学生产者和消费者充满着俄罗斯认同感,被审查官放行并深得大众的普遍青睐。如何认识那些未被纳入经典序列、消失于文学史叙述中的俄罗斯大众文学现象是个难题。正统俄罗斯文学史观屏蔽其价值,而西方的城市学把城市化程度与现代民族国家的文明水平挂钩,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把大众文学与国家的民主化程度挂钩,显然不适宜用来解释俄罗斯大众文学。把俄罗斯文学之生产、流通和消费机制问题,置于俄国城市化进程中考察,是正确认识大众文学实质之可能的方法。 |
作者: | 林精华 |
作者单位: | 林精华,1965年生,首都师范大学燕京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教育部基地俄罗斯中心研究员,100037。 |
期刊: | 国外社会科学 |
年.卷(期):页码 | 2018.5(4):93-102 |
中图分类号: | I512 |
文章编号: | |
关键词: | 大众文学 大众文学理论 城市化 俄罗斯认同 |
欢迎阅读《国外社会科学》!您是该文第4491位读者! |
您是第 7604500 位访问者
北京市东城区《世界社会科学》 编辑部
电话:(010)85195226 邮箱:ssaj@cass.org.cn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